ID: 24528312

10.2《师说》课件(共44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318547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2,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师 说 韩 愈 学习目标 1.了解韩愈的生平及其文学主张,了解时代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2.掌握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点,疏通文意,背诵课文。 3.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掌握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训练思辨能力。 4.辩证思考本文的现实意义,树立谦虚好学和尊师重教的思想。 老师“地位”演变 第 一 部 分 她是华发的先生,她是诗词的女儿,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2018年她将全部财产捐赠予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迦陵基金」,只为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1857万元的慷慨背后,是近一个世纪的痴心持守。 为推广诗词教育,叶嘉莹多次捐出自己的积蓄。面对纷至沓来的赞美,她从不自傲,总是简简单单说一句:“我是教了一辈子书,一无所长,就是个教师。”但就是这样一位教师,用自己的淡泊与担当,为祖国培育了一大批古典文学人才。 课堂导入: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逝世 《宋史-杨时传》: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zuò)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在中国,尊师重道的美德,自古有之。《后汉书》中有言:“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以前老师被尊称为先生,因为达者为先,称别人为“先生”,是向他人学习的意思。 老师“地位”演变 文革中称知识分子为“臭老九”的来历。元代按职业,把被征服的臣民分为“十流”: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臭老九”即从此而来。元朝统治者敌视知识分子,儒被列在娼妓之后。 如今,现在老师这个名称早就通货膨胀,简直就是懒人的福音。老师的称呼遍及各行各业,别管你年轻还是年长,不叫一声老师,你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身边有记者老师,编辑老师,销售老师,还有产品老师,绘画老师,托尼老师。打开朋友圈有微商老师,进大厂有实习生老师,老师这个叫法,好用又安全,既不得罪利,也不得罪权。 韩愈简介 第 二 部 分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长庆四年韩愈病逝,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其“文起八代之衰”。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知人论世 古文运动: 六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以四宇、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不重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导致文学创作中艳丽浮靡之风泛滥。 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落井下石 动辄得咎 杂乱无章 佶屈聱牙 摇尾乞怜 俯首帖耳 不平则鸣 虚张声势 飞黄腾达 再接再厉 坐井观天 蝇营狗苟 驾轻就熟 贪多务得 细大不捐 无理取闹 刺刺不休 地大物博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含英咀华 弱肉强食 异曲同工 一视同仁 深居简出 痛定思痛 先睹为快 大声疾呼 垂头丧气 朝发夕至 一落千丈 形单影只 力挽狂澜 悲天悯人 变化莫测 伯乐相马 并为一谈 不得而知 不可端倪 不可收拾 层出不穷 插翅难飞 插翅难逃 陈言务去 成一家言 变幻莫测 垂头丧气 大放厥词 大书特书 耳濡目染 罚一劝百 撼树蚍蜉 继往开来 兼收并蓄 口若悬河 目濡耳染 呕心沥血 日上三竿 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入井望天 食不下咽 视若无睹 ······ 韩愈创造的成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