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狼牙山五壮士 任务导学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学校特举办“革命故事我来讲”的演讲比赛。现邀请你来参加。 活动促学 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痛击敌人”这个场面,用红色笔画出描写五位战士的语句,并结合关键词体会五位战士的英雄气概。(时间:2分钟) 活动一 还原战斗场面,感悟英雄气概 活动一 还原战斗场面,感悟英雄气概 沉稳果敢 痛恨敌人 英勇无畏 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 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的战斗作风 互动研学 小组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3—9自然段,用红色笔画出具体描写班长马宝玉的句子,用蓝色笔画出描写五位壮士的句子,圈画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关键词,批注自己的体会。 2.与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感悟。(时间:约4分钟) 活动二 借助称呼变化,体会英雄精神 1 2 3 4 6 7 8 9 5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比喻言行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抉择 绝 路 生 路 1 2 3 4 6 7 8 9 5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1 2 3 4 6 7 8 9 5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 2 3 4 6 7 8 9 5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1 2 3 4 6 7 8 9 5 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 1 2 3 4 6 7 8 9 5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1 2 3 4 6 7 8 9 5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1 2 3 4 6 7 8 9 5 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读一读,说一说:刚才交流的这些句子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活动三 发现写作特点,学习点面结合 这些句子从动作、神态等方面具体描写了每位壮士痛击敌人的情形,这样对个体的聚焦,我们称之为场面描写中的“点”。 点 多点罗列 读读第2自然段前两句,你有什么发现? 这是对五位战士的概括描写,描写了一个团队的群像场面,我们称之为场面描写中的“面”。 面 点面结合 1 2 3 4 6 7 8 9 5 面 点 集体的力量、民族的精神、英雄的群像。 个体的光辉、独特的贡献、有血有肉的人。 作者为什么要在课文中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 一点一面 活动四 讲述英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学以致用 你还知道哪些革命英雄的事迹,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明确并系统地概括了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 学力延伸 1.阅读红色书籍,如《红星照耀中国》《红岩》,感悟英雄精神。 2.以“九一八”纪念日,“国庆节”为契机,走进革命圣地,了解英雄事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