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 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十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1.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多酚是茶叶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 调节代谢等作用,其中儿茶素(化学式为 15 14 6)占比最高,决定了茶叶的色、香、味,是茶叶保健功效 的核心物质。利用茶叶粉能制备如冰红茶等常见饮料。 (1)用山泉水泡茶,其中的硅酸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这里的“钙”是指_____。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2)下列关于儿茶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不定项)。 A.它属于纯净物 B.由 15 个碳原子、14 个氢原子和 6 个氧原子构成 C.燃烧后只能生成水和 2 D.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3)如图是碳元素和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 、 、 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①碳元素的核电荷数是_____;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② 、 、 、 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不定项)。 ③已知氦 3 是一种含 2 个质子和 1 个中子的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氦 3 原子的是_____。 (4)茶叶泡好后,可以用茶漉将茶汤中的茶末分离。 第 1页,共 11页 ①该分离操作进行中正确的位置关系是_____。 ②茶渣属于_____。 A.可回收垃圾 B.干垃圾 C.湿垃圾 D.有害垃圾 (5)为制备既有茶的味道又有碳酸饮料口感的冰红茶,小明同学设计了两组实验方案。 甲组方案:向冰红茶中加入干冰; 乙组方案:向冰红茶中加入一定量的柠檬酸晶体和碳酸氢钠(小苏打)固体。 查阅资料: ②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升华,1 克干冰在常温下完全升华可产生约 0.56 2气体; ②碳酸氢钠( 3)与柠檬酸( 6 8 7)在溶液中会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3 3 + 6 8 7 = 3 6 5 7(柠檬酸钠) + 3 2 ↑+ 3 2 请在表格中分别评价这两组方案,并确定是否选用。 组别 评价 是否选用 甲组方案 _____ _____ 乙组方案 _____ _____ 2.自然界的循环是地球上各种物质和能量在自然界不断流动、转化和再利用的过程。“水循环”、“氧循 环”、“碳循环”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它们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机制,对生物种群、 气候和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 2页,共 11页 (1)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三种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在变化上有本质的区别,它是_____(填“水循 环”、“氧循环”或“碳循环”)。 (2)我国自主研发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中采用液冷服技术,该技术是通过水循环系统精确控制人体表面温 度,这主要是利用了_____。 A.水的表面张力大 B.水的比热容较大 C.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 (3)如图,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食品保鲜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吹入气 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曲线 表示的是二氧化碳,曲线 表示的是氧气 B.通过实验探究,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低 C.200 时没有被测定的气体所占的总体积分数为 76.66% D. 的体积分数在 60 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水蒸气冷凝 (4)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通过 2来实现, 2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第 3页,共 11页 ①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可以得到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后试管中剩 余固体随着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错误的是_____。 A. 1时反应开始 B.生成铜的质量为 克 C.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克 D. 2时反应结束 ② 2封存和 2转化是实现低碳行动的两种重要途径。 . 2封存:海洋封存是实现“碳封存”的途径之一。海洋封存导 致的海水酸化容易腐蚀贝壳、珊瑚(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反应原理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相似,实验室制 取 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每生成 22 2会消耗_____ 碳酸钙。若用如图装置模拟油气田封存 2连接 、 装置, 2可从_____(填“ ”或“ ”)端通入装有油的广口瓶中封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