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单 22、《鸟的天堂》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22、《鸟的天堂》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版本:统编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通过多种识字方法,认识、会写本课生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提取信息,了解“鸟的天堂”傍晚和早晨的景色特点,初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课前学习任务 1.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提出不懂的问题。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1. 读词: 陆续 树梢 榕树 涨潮 照耀 画眉 纠正 白茫茫 应接不暇 不可计数 2. 理解词义:课文里还有几个难懂的词语,请你试着用学过的方法来解决吧! 不可计数 应接不暇 _____ 3. 仔细观察生字,注意结构和关键笔画,争取写得正确,规范,美观。 桨 榕 纠 耀 桩 涨 塔 梢 暇 眉 抛 _____ 【学习任务二】 1.读课文,想想从课文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_____ 2.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每次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_____ 3.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_____ 【学习任务三】 1.文中,作者曾两次发出感叹,你们找到了吗? _____ 2.作者傍晚和早晨经过“鸟的天堂”时具体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能让他发出这样的感叹呢?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内容,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 _____ 推荐的学习资源 作家资料学习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中国作家。 主要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2、《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2、鸟的天堂 单元 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学习 目标 1.会认“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律”等11个生字,会写“竹竿、白茫茫、规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1~9自然段,把握这部分内容,初步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 重点 1.会认“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律”等11个生字,会写“竹竿、白茫茫、规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1~9自然段,把握这部分内容,初步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 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1~9自然段,把握这部分内容,初步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天堂”用来比喻什么? 2.(出示课件)看,鸟儿们在这里自由飞翔,多么快乐。这里就是鸟儿们快乐的天堂。 板书:鸟的天堂 作者简介: 【设计意图:用课件导入,生动形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出示课件) 1.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2.大声朗读课文,试着用简单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指名分段读课文,边听边想:(出示课件) 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 4.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设置这个环节,能让学生们在自学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课文,同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合作的精神。】 三、学习1~9自然段 1.自由朗读1~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出示课件) 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 2.赏析好句:(出示课件) 找出这部分中的比喻句,并说说其作用 生总结,汇报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划水的声音比作乐曲,体现出声音的优美,同时也点明作者的心情是愉悦的。 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