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2025·滨州)【美在滨州】小齐参加“美在滨州”演讲比赛,撷英集萃,展滨州韵致。 请你阅读他准备的文段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黄河裹挟着千年的雄浑奔流入海,渤海吞吐着亘古的壮阔潮起潮落。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抒发着无数人的梦想。③它的开发与建设,是几代滨州人心中永不熄灭的“灯塔”。④当这件大事获得国家批复的那一刻,仿佛春雷炸响,点燃了滨州人“心中有海,无处不湃。”的豪情。⑤即使前方荆棘遍布,滨州人也一如(即 既)往握紧接力棒,将图纸上的宏伟蓝图,一寸寸雕琢成震(撼 憾)人心的现实奇迹。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xié gèn 既 撼 B.xiá gèn 既 憾 C.xié gèng 即 憾 D.xiá gèng 即 撼 2.有关上面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③句是比喻句,把“它的开发与建设”比作“灯塔”。 B.第④句中“心中有海,无处不湃。”中的句号应该删去。 C.第⑤句是假设复句,表现滨州人克服困难绘蓝图的决心。 D.“春雷炸响”与“宏伟蓝图”两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3.上面文段中第②句话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答案】1.A 2.D 3.示例: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寄托着无数人的梦想。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引号;主谓短语;搭配不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汉字的准确书写和准确读音。汉字里许多字是形似字、同音字,我们要从意义的角度去理解了,就能避免写错或读错别字了。平时学习要有意识地进行整理与积累。要关注每一课课后的读读写写词语的音形义,或是课文注解中出现的,要注意方音与普通话的不同。 (2)本题考查对汉语知识的积累与理解分析。汉语知识的范畴很广,有词类、词义辨析、短语类型、标点符号的使用、句子成分、复句类型等等,平时要有积累,并能分析辨别。 (3)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见的语病有:句式杂糅、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成分赘余、语序不当等,平时学习时要注意整理归类辨析。解答时,先通读所有句子,仔细考虑,凭语感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也可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1.“裹挟”的“挟”应读作: xié ,裹挟意思:(风、流水等)把别的东西卷入,使随着移动。“挟”不能读成: xiá ; “亘古”的“亘”应读作: gèn ,亘古意思:自古以来,从来。“亘”不能读成: gèng ; 一如( )往,应写作:一如既往,意思:完全像过去一样,既往:过去,“既”不能写成“即”; 震( ),应写作:震撼,意思:使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撼”不能写成“憾”。 故答案为:A 2.A:第③句是比喻句,把“它的开发与建设”比作“灯塔”,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对几代滨州人的指引作用,说法正确; B:第④句中的“心中有海,无处不湃。”是直接引用滨州人豪情的表述,属于独立完整的语句。根据标点符号使用规范,当引文本身是完整句时,引号内不用加标点。第④句中“心中有海,无处不湃。”中的句号应该删去,说法正确; C:句子中使用了“即使……也……”这一典型的假设复句关联词。其中“即使”引导的分句提出一种假设或让步的情况(“前方荆棘遍布”),而“也”引导的分句则说明在这种假设情况下产生的结果(“滨州人也一如既往握紧接力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