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0181

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17102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福建省,学期,答案,试题,化学,考试
  • cover
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配制与使用火药的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精磨配料 B.称量配料 C.混合配料 D.点燃火药 2.劳动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主动承担一定的日常生活劳动,以下用来解释劳动项目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氧气 氧气极易溶于水 B 用明矾处理浑浊的天然水 明矾进行杀菌消毒 C 将洗过的衣服放在阳光下晒干 水分子被破坏,生成新的分子 D 厨房中烧水,水沸腾时将壶盖掀起 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A.A B.B C.C D.D 3.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A.倾倒液体 B.量取液体 C.过滤 D.熄灭酒精灯 4.近年我国科学家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水分子的氢、氧原子保持了水的化学性质 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冰、水、水蒸气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都相同 D.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 5.草莓中含有的乙酸苯甲酯(C9H10O2),常用于化妆品和食品加工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酸苯甲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乙酸苯甲酯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C.乙酸苯甲酯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D.乙酸苯甲酯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5:16 6.如图,是工业上用甲烷制取氢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化学式是CH4 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反应后分子的数目增多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7.用W形玻璃管进行如图实验:先对a处物质加热使之燃烧,再将注射器中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始终控制液体不进入a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MnO2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B.若a处是木炭粉,实验过程中能看到木炭燃烧,冒白烟 C.本实验可以得出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的结论 D.推入过氧化氢溶液后,要对准二氧化锰处加热才产生氧气 8.鉴别下列物品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鉴别的物质 鉴别的方法 A 白醋和白酒 闻气味 B 水和双氧水 加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 C 氮气和二氧化碳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D 二氧化锰和四氧化三铁 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9.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实验设计 目的 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探究不同种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制取蒸馏水 A.A B.B C.C D.D 10.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测得的相关数据如图乙、图丙、图丁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装置加外壳、隔热层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热量散失 B.打开止水夹的时刻对应图乙中的点b C.图乙中点c时装置内的温度等于图丙中点g时装置内的温度 D.由图丁可知红磷熄灭后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的浓度 二、填空题 11.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用语是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硝酸铁 。 ②碳酸铵 。 ③氖气 。 ④硫酸 。 ⑤标出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⑥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 ⑦氢氧化钡 。 (2)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A中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现象是 。对比A、B的目的是探究 。 1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洁净的空气对动植物非常重要。 (1)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所利用氮气的性质是 。 (2)下列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_____(填序号)。 A.积极植树造林 B.鼓励私家车出行 C.减少燃放烟花爆竹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填序号)。 A.PM2.5 B.CO2 C.SO2 D.NO2 E.N2 (4)大气中的臭氧(O3)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还可用于除去甲醛(HCHO),反应的生成物为二氧化碳、水和氧气,这个化学反应中不变的微观粒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