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0937

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歌形象 课件(共79张PPT)

日期:2025-11-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52988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
  • cover
(课件网) 2026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鉴赏诗歌形象 智能导览·极速定位 考点一 鉴赏人物形象 考点二 鉴赏事物形象 考点三 鉴赏景物形象 考情微观 年份 卷别 具体选项/题干表述 考点 题型 命题特点 2025 I卷 (T)D.石砚出自瘴雾之地,看起来水渍斑斑,但洗后就变得鲜亮了。 物象 客观题 ①从近几年的考情来看,本考点偏重于对事物形象的考查,其次是景物形象,人物形象考查较少。 2024 II卷 (T15)D.颈联通过江水、星空等物象营造出了高地迥、苍茫寂寥的境界。 意境特点 客观题 甲卷 (T14)A.诗歌开篇写春水、草色,围绕色彩落笔,查造出一种愉悦的情感氛围。 意境特点 客观题 2023 II卷 (T15)C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 人物形象 客观题 2022 甲卷 (T16)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物象作用 主观题 北京卷 (T13)咏物诗注重通过意象表达主题,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 分别说明这些意象有何意蕴? 物象意蕴 主观题 2021 天津卷 “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请指出词人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 意境概括物象寄寓的情志 主观题 考情微观 年份 卷别 具体选项/题干表述 考点 题型 命题特点 2020 I卷 (T16)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物象作用 主观题 ②对形象,特别是物象和意象的作用,与意蕴的考查深受命题者青睐 Ⅲ卷 (T16)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 请简要分析。 物象特点及作用 主观题 北京卷 (T13)这首诗多处写到桃树,请分析桃树在诗中的意义与作用。 物象意义与作用 主观题 2019 北京卷 (T13)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物象特点 主观题 诗歌形象 诗 歌 形 象 景物形象 人物形象 事物形象 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偏重写景类诗歌)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诗人 (侧重抒情类诗歌) 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他人 (偏重叙事的诗歌) 事物形象 (多为咏物诗) 考点一 鉴赏人物形象 考点一 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客观形象(抒情、倾诉对象或借以抒发情感的古人形象)和主观形象(省略了的“我”,一般是作者自己)。 考点一 鉴赏人物形象 1.常见人物形象的特点/明确人物身份,掌握形象特点 身份 形象特点 示例 劳动者 热爱劳动,躬耕自食,生活困苦,艰苦劳作,不畏辛苦。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杨万里《插秧歌》) 分析:塑造了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劳动者形象。 爱国者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矢志报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分析:刻画了一个悲怆、怀才不遇的爱国者形象。 隐士 厌恶官场,远离尘嚣;寄情山水,旷达悠闲,超然物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分析:描绘了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塑造了安贫乐道、寄情山水的隐士形象。 志士 历经磨难,坚持追求;蔑视权贵,傲岸不羁;豪放洒脱。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离骚》(节选)] 分析:展现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执着追求真理的志士形象。 思妇 孤独寂寞,思念亲人;思念丈夫,担忧家人。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分析:容貌美丽、因没有丈夫在身边而懒散的思妇形象。 征夫 矢志报国,建功立业;厌恶战争,思乡念亲。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分析:展现了金戈铁马、征战沙场的英勇征夫形象。 考点一 鉴赏人物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