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1203

唐诗五首:山河入咏皆成画 心曲寄诗俱是情

日期:2025-11-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734759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唐诗,五首,山河,入咏,皆成画,心曲
    (课件网) 第三单元 美景依然 唐诗五首 八年级语文 上册·统编版2024 1 学习目标 2 重点难点 3 新课导入 4 探究新知 6 课堂练习 5 7 布置作业 山河入咏皆成画 心曲寄诗俱是情 课堂小结 8 板书设计 学习目标 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领会谋篇布局之妙。 01 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优美的诗句。 02 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03 重点难点 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 2.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优美的诗句。 3.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领会谋篇布局之妙。 唐诗五首 第 一 课 时 山河入咏皆成画 心曲寄诗俱是情 导入新课 任务群 任务一 一读知“音”·读准韵律节拍 任 务 群 任务二 二读解“义”·读懂诗文大意 任务三 三读悟“情”·感知诗歌情感 探究新知 任务一:一读知“音”·读准韵律节拍 今天所学五首唐诗均是律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2页补白“关于律诗”,完成下面表格填写,加强对律诗的认识。 关于律诗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领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一般说来律诗二、三两联(即领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此外,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律诗必须讲究平仄,句中每个位置上使用平声字还是仄声字有一定之规。古代汉语的声调分为平、上(shǎng)、去、入四声,后三种声调统称仄声,与平声相对。其中,入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不存在,分别归入其他三声,而平声又分为阴平和阳平两种。一般情况下,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而且限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律 诗 分类 联 对仗 押韵 五律(每句5字)、七律(每句7字)、排律或长律(10句以上) 律诗一般8句,每两句为一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一般颔联和颈联应对仗,对仗联也可多至三或四联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押平声韵。 请同学们先聆听《野望》名家朗诵,注意标注生难字读音,然后大声朗读诗歌,读准韵律节拍,读出律诗的韵律美。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 望 王绩 ɡāo xǐ yǐ huī dú wēi 探究新知 任务二:二读解“义”·读懂诗文大意 请同学们边读边看课下注释,试着读懂诗歌大意。 李永强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地名,今属山西万荣。作者弃官后隐居于此。皋,水边地。 傍晚。薄,接近 落日的余晖 徘徊 归依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着落日的余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相视,互看 小牛,这里指牛群 采食野菜,比喻隐居不仕 泛指猎获的鸟兽 举目四望竟没有一个相识的人,我只好放声歌唱来怀念古代的隐士。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家园,猎人骑马带着猎获的鸟兽归来。 探究新知 任务三:三读悟“情”·感知诗歌情感 律诗往往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结合下列资料助读,说说《野望》首联是如何起笔的。 律诗的“起承转合”结构 首联(起):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人、事、物,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领联(承):紧承首联意思,或写景,或叙事,是首联的延续和延伸; 颈联(转):诗意转折变换,由事及人、及景,或由景及情及理,别开生面; 尾联(合):以议论、抒情为主,点明题旨,收束全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