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3726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定时训练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56843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定时,图片,试卷,地理,训练
    2026届高三定时训练 地理试题 2025.1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5分,共50分) 2025年9月21日,某游客迎者旭日进入图幅范围,花费大约6个小时徒步穿过我国南 方某山区公路(如图)。读图完成1~2题。 需线 公路 750 河流 01000m 凸面镜 1.为了保障汽车的行车安全,视线受阻的公路边常设有凸面镜,凸面镜应该设置在图中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该游客步行在图幅范围期间,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进人时步行较费力 B.全程以上坡路段为主 C.图中公路起伏不超过40米 D.离开时身影在右侧 下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孤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 ⊙ 90°;孤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据此完成3一4题。 3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夜,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A.15时 B.9时 b C.21时 D.3时 4若此时为9月初,图中M点的大约纬度数及北极地区极昼范围的变化可能为 A.55N变小 B.65N变大 C.75N变大 D.85N变小 上海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于18:40(北京时间)在固定位置,面向同一方向,每隔半个月 观测一次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图为该小组连续观测三次记录的太阳位置示意图。据此完 成56题。 高三地理试题第1页(共10页) 5.该兴趣小组连续观测的时期最可能是 A.太阳直射点从南半球向北半球移动 ○第一次 B.太阳直射北半球且逐渐向北移动 ○第二次 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逐渐向南移动 第三次 地平线 D.太阳直射点从北半球向南半球移动 6.观测期间可信的是 A.极昼区午夜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B.上海昼夜之差缩小且白昼渐短 C.南极圈内极夜范围会逐渐扩大 D.上海正午时影子先变长再变短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7一8题。 砂岩 北断层 图不同年代的岩浆岩 泥岩 7.岩浆岩形成年代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8.图中 A.甲处的断层由内外力共同作用而形成 B.乙处是因地壳水平运动而形成的向斜 C.丁处地表形态是由火山灰堆积而形成 D.丙处可能有化石且可能存在变质作用 珊瑚藻主要生长在温暖石质海岸潮间带(高潮水位和低潮水位之间的地带),且海浪作 用相对较弱的环境,其所在位置代表生长时期的海平面。北大西洋东部的某岛屿(下图左) 月前不存在珊瑚藻,但存在珊瑚藻化石。该岛甲、乙两地出露于海平面之上的地层剖而(下 图右)中,砂岩层含有海洋生物化石,乙地珊瑚藻化石层水平连续性比甲地好。据此完成 910题。 高三地理试题第2页(共10页)2026届高三定时训练 地理试题参芳答案 2025.1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D C B C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C C B A D D B A 二、综合题(共4小题,总分50分) 21.(1)冬至(2分)北京时间10时时喀什大约为当地地方时7时,喀什大约为当地地方时 7时当地还处于黑夜(2分)》 (2)位置关系:位于北京东部。(2分)理由:甲城市在北京时间10时时日影较北京短,说 明甲城市日出较北京早,地方时早于北京,故甲城市位于北京东部。(2分) (3)大小关系:喀什=北京 依据:3小时36分后,120°E为13时36分,96°E正处于正午时段,96°E处于北京116°E 和喀什76E的中间,故此时两地的太阳高度相同,日影长度也相同。 ).(1)地壳运动导致岩层弯曲变形,形成褶皱;继续受遭受挤压,岩层断裂,西北岩块抬升, 后经风化、侵蚀作用形成南太行山。(4分) (2)太行山东侧相对高差大,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风化作用强,碎屑物较多,夏季降 水量大,冲刷侵蚀能力强,形成众多沟谷,同时沟谷洪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太行山东麓出山 口地带堆积形成众多冲积扇;沟谷多且距离近故冲积扇集中连片分布。(4分) (3)沉积物颗粒自扇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