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3741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12张ppt)

日期:2025-11-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36585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16课,三国,鼎立,课件,1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标要求:知道三国鼎立的基本史实,理解政权分裂下孕育着统一的趋势。 三国两晋南北朝更迭图 东 汉 南北朝都不代表“常态”,但又都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了“回归”。......进一步说,中国历史的连续性是举世无双的。 ———闫步克《波峰与波谷》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前秦统一北方) 东晋 (317-420) 宋 东魏 梁 陈 北魏 齐 北齐 西魏 北周 南朝(420-589年) 北朝(439-581年) 隋 灭 隋统一天下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你读到了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说出“右图”和“左诗”之间的关系吗? 东汉末年形势图 由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天下分崩离析而导致了社会经济的萧条和民不聊生。 一、官渡之战 阅读课本92第一段内容,概括曹操崛起的原因 曹操崛起 187年任东郡太守 189年 击败青州黄巾军得以壮大 190年,号召讨伐董卓 195年,领兖州牧 196年,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占领豫州 198年,古领司州 198年,擒杀吕布,占领徐州 199年,北取河内郡 (挟)天子 对汉王朝的认同 合法性 正统性 (唯一性) 国家认同 一同观念 以令诸侯 吸引人才 国家的政权统一和意识形态统一......深深地融入到统治者、士大夫乃至民众的思想观念中,......成为团结华夏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一、官渡之战 读战争示意图 小技巧:看标题、看图例、看图注 通过读图,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战争的名称:赤壁之战 交战双方:曹操和袁绍 战争的结果:曹操胜利 阅读课本92第二段内容和93页相关史实,概括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有哪些? 曹操 曹操: 1.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政治占据主动权 2.实行屯田,经济获得发展 3.军事上战术得当 袁绍: 骄傲轻敌,不能听取正确意见 4.重用人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此诗创作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冬,曹操在取得北征乌桓的胜利后,班师回朝途中所作。 从此诗中你读到了什么? 结合右图说一说曹操要想实现自己的壮志,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曹操想要实现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就要继续南下消灭其他割据实力。 二、赤壁之战 读战争示意图 通过读图,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战争的名称:赤壁之战 交战双方: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争的结果:曹操败 阅读课本94-95页内容,概括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水土不服、流行疾病 2、不习水战、首尾连环,战略战术失误; 3、骄傲轻敌 4、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还不成熟 通过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从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中,谈一谈决定这两个战役胜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战略战术的是否得当; 主帅的表现 三、魏蜀吴的建立与发展 请结合书本95页内容,将三国名称填入右图相应位置。 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 221年,刘备称帝,蜀汉 229年,孙权称帝,吴 请结合右图绘制三国鼎立示意图。 三、魏蜀吴的建立与发展 请结合书本95页内容,梳理魏蜀吴治理国家采取的措施。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吴国: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派卫温到达夷州。 蜀国: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促进西南地区发展 北方恢复 南方开发 开发西南 对比上述形势图,谈一谈三国时期与东汉末年相比有何进步性。 三国鼎立形势图 进步性: 政治格局:由分裂割据到局部统一 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相互交往 民族关系:边疆开发与治理,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认识:分裂中酝酿着统一,分立政权的冲突与交往,其实是为国家重新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