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53386

高中语文高二年级下华东师大版1.3《瓦尔登湖(节选)》课件(33张)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16679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中,语文,二年级,华东师大,瓦尔登湖(节选),课件
  • cover
课件33张PPT。瓦尔登湖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 美国杂文家,诗人,自然主义者,改革家和哲学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在担任数年中学校长后,毅然决定以作诗和论述自然为终生事业。在19世纪美国文化巨匠中,堪称一位“异人”。他和爱默生、富勒都是“简朴生活”的宗师,他们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这种思想不仅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文化,也为整个世界带来了清新长风。 生平:1817年7月12日生于康科德城;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838回到家乡,执教两年。他于1841住到了大作家、思想家爱默生的家里,当门徒,又当助手,并开始尝试写作。1845年3月,他向《小妇人》的作者阿尔柯特借了一柄斧头,就孤身一人,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自己砍材,在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个小木屋,并在小木屋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时间。来到瓦尔登湖畔之后,他认为找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自食其力,他在小木屋周围种豆、萝卜、玉米和马铃薯,然后拿这些到村子里去换大米。完全靠自己的双手过了一段原始简朴的生活。1847年才回到康科德城。1848年他又住在爱默生家里。此后他患了肺病,于1862年病逝于康科德城,年仅44岁。 《瓦尔登湖》的创作 1845年,28岁的梭罗撇开金钱的羁绊,来到瓦尔登湖畔。至1847年间,他独自一人幽居在自筑木屋中,渔猎、耕耘、沉思、写作,由此产生了意义深远的《瓦尔登湖》。 本书内容包括:简朴生活;诗意的添补;我活在何处,我为何而活;翻阅书卷;声音;隐居林中;访客;青青豆叶;村民;湖;雨中田园;更上一层的法则;邻居;野性难驯温暖的木屋;前代居民;冬日访客;过冬的动物;冰天的雪湖;春;终结的尾声……评价: 一百五十年常销不衰的绿色心灵 圣经,它与《圣经》等同时被评为 “塑造读者人生的25部首选经典”。 梭罗研究专家哈丁: 《瓦尔登湖》的五种读法 1、作为一部自然与人的心灵探索之书; 2、作为一部自力更生过简单生活的指南; 3、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 4、作为一部纯文学名著; 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 梭罗的理想生活模式及其主张 (一)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告诉世人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 (二) 对工业文明、喧嚣社会挤压人类、侵蚀人性心怀忧虑,认为人类只有过简单淳朴的生活,才能享受到内心的轻松和愉悦。 (三)瓦尔登湖不仅是梭罗生活的栖息场所,也是他精神的家园、心灵的故乡。 他喜欢孤身独处,但不是避世,不是隐居,他反对过美国的奴隶制度,反对过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他倡导过“公民的不服从”的思想,他曾因拒绝交税而坐过监狱,可看出他是积极走向人生的。 (四)梭罗注重生活的自由,他喜欢在大自然中过简朴生活,这是他对自由、对个人价值执着追求的表现。 本文的情节结构(一)(1)湖水的特点及周围的环境(总写) (二)(2-6)湖水的色彩变化、清澈(分说) (三)(7)湖的历史变迁及对湖的赞美(总括) 美丽的湖光水色:深邃、清澈本文描写了瓦尔登湖的哪些特点?清亮、深碧、终年不涸瓦尔登湖的特点 深邃、清澈、清亮、深碧、终年不涸周围的环境山峦笔立、林木葱郁、水草稀少瓦尔登湖水的色彩变化同一点--忽蓝忽绿山顶看--蓝近看--黄澄澄远看--淡绿阳光下--碧绿晴空万里时--湛蓝湖水的清澈可看见鱼,条纹清晰 斧头掉下25英尺处清晰可见并捞了上来 湖里不长一根水草作者为什么能将瓦尔登湖湖水的颜色描写得细致入微?一是瓦尔登湖本身的景色,美妙绝伦。 一是写景手法的多样化,远景、近景,全景、微景,动景、静景,无不具备,许多贴切生动的比喻也为景物描写增色不少。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作者身心融入湖光山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