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3949

第16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

日期:2025-11-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113658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6课,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导言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旗帜,担当起反对民族敌人的历史重任,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组织多次会战,抵抗日军侵略。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展开人民游击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战略上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经过14年抗战,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外的广场上,有一座台历形状的纪念碑。碑身镌刻着累累弹痕,碑的右面刻着1931年9月18日的日期,左面记录了当天日本制造事变、发动侵略战争的经过。这座纪念碑时刻警醒人们,永远不能忘记九一八这一天。 九一八事变是怎么发生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怎样开始的?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6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1)了解九一八事变的概况,认识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行径,它是日本局部侵华和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史料实证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2)知道华北危机和一二九运动的史实,并对比五四运动,认识到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发生。(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3)了解和掌握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和民族利益;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一、九一八事变 1.背景: 材料一: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召开“东方会议”,提出了先夺满蒙、后取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侵略政策。 材料二: 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三 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国民政府集中重兵三次“围剿”红军,无心北顾,给了日本可乘之机。 ①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②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加紧侵略中国(转嫁危机) ③蒋介石忙于内战,日本有机可乘 根据材料,概括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二)概况 2.九一八事变概况 背景 时间 地点 制造者 借口 经过 结果 1.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2.摆脱经济危机和政治困境; 1931年9月18日 沈阳 日本关东军 柳条湖事件 1.制造柳条湖事件;2.进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短短四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亡 思考:为什么东北这么快沦陷呢?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蒋介石 即使勒令缴械,占入营房,均可听自便。 ———蒋介石 九一八事变前 九一八事变后 3.结果 东三省沦亡 接着,日军扩大侵略。张学良执行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东北军十几万人撤至山海关内,日军相继占领东北三省。短短四个多月,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4.建立伪满洲国: 一、九一八事变 1932年,日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州国。 方式:以华治华: 目的: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长春 爱新觉罗·溥仪 伪满洲国在长春成立 伪满洲国(1932年-1945年),日本占领东三省后,由于受到了国际舆论的谴责,关东军不敢悍然武力占领满洲全境,因此扶植傀儡伪政权。国民政府和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