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4716

天津市第二耀华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1-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17684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天津市,历史,答案,图片,试题,期中
  • cover
天津市第二耀华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查 初二年级历史学科 (本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第I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小明在学习完一节历史课后,制作了如下知识线索图,据此判断小明学习的内容是() 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A.秦统一中国 B.桊朝的灭亡 C,西汉的建立和发展 D.东汉的兴衰 2.下列生产工具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制石器 ②铁制工具 ③磨制石器 ④青铜工具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3.《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 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A.西周初年周天子是天下共主 B.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C.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4.“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诗句赞美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著名工程() A.大运河 B.长城 C.都江堰 D.赵州桥 5.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主题时,制作了如图示意图,其中“?”应填写 魏晋南北朝+唐朝中后期+? 奠定基础 开始南移 最终完成(经济重心转移到长江流城) A.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 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 初二年级期中质量调查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 7.“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8.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下 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城市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B.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C.重文轻武,士人地位较高 D.对外开放,海外贸易兴盛 9.天王外出,用轿夫64人,东王则用56人,以下官员按等级递减,连最基层的乡官两司马也 有轿夫4人。官员出行,下级士兵和百姓必须回避或跪在道旁。以上材料说明太平天国() A.废除了私有制 B.官员享乐腐化C.平均分配土地D.内部争权夺利 10.“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 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上述内容出自()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D.《革命军》 11.如表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统计表。它反映西方势力对我国的侵略是() 时间 条约 通商口岸 1842年 《南京条约》 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1858年 《天津条约》 南京、汉口等 1895年 《马关条约》 沙市、重庆… A.只限于沿海地区 B.沿海与内地同时展开 C.先内地后沿海 D.由沿海深入内地 12.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限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 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五四运动 13.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商品在中国的销售并没有像西方资产阶级所期待的那样迅速上升, 甚至还有所下降。据此可以判断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初二年级期中质盘调查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