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 1课时促进民族团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 1.在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2977名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有442名,约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人大代表。这说明在我国() A.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B. 国家统一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 C. 国家主人是人大代表 D. 维护民族团结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2.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的方针是() A.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B.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七条规定:“国家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下列语句的描述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一致的是() A.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B. 同心掬得满庭芳 C.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D.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4.我国西藏自治区各学校大力开展读民族团结书、唱民族团结歌、绘民族团结图、写民族团结宣传语等活动,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 增强学生民族团结意识 B. 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 C. 缩小学校之间教育差距 D. 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 5.2024年是广东对口支援西藏林芝的第30个年头。30年来,粤藏同心,山海同行。广东在产业、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开展援藏工作,切实推动“输血型”援藏向“造血型”援藏转变。广东援藏工作() A. 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 B. 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C. 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方针 D. 彰显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大优势 6.蟠龙社区聚居有汉族、壮族、瑶族等15个民族,曾荣获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称号。2023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蟠龙社区。他多次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我们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原因是() ①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③我国自古以来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④国家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2023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指出,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引领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这得益于() ①我国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方针 ②坚持加强党对西藏工作的全面领导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调动了民族地区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④民族地区自治机关坚持高度自治,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某校以“热爱伟大祖国,维护民族团结”为主题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激励学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把“小我”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之中。以下同学的做法与活动主题相符的有() ①小乐:学习相关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常识 ②小凡: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言献策 ③小影:帮助刚转学来的少数民族同学融入班集体 ④小升:利用假期时间旅游,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2023年,新疆棉花种植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使棉农播种播行直、接行准,采棉实现精准采摘。如今,新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民族团结进步,宗教和睦和顺,发展成就有目共睹。这反映出() A.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高度自治权 B. 我国坚持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 我国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D. 我国各民族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