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村文化不仅起到“孕育者”的作用,还能够发挥“守护者”的作用。因此,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力量“凝聚枢”和发展“风向标”,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那么,在中国特色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怎样的乡村文化呢? 首先,需要具有现代性的乡村文化。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乡村文化必须具有现代精神,融合现代科学技术,形成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源动力。必须通过发展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文化自觉意识,在文化创新中凸显乡村文化个性。乡村文化的现代性,不是简单机械的城市化。它既要借鉴现代工业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先进性,又要维护乡村文化独立的价值,维护、传承和创新乡村文化,使之与现代农业相匹配,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相适应。 其次,需要有独特性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特色,乡村文化的价值所在也是其特色。支撑乡村振兴的乡村文化,一定要结合乡村的传统禀赋、资源特点,结合乡村的山水人文,建设具有各自特色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要有特色,就有要有点小“土”,让农民喜欢,使市民稀罕。如一些近距离、参与式的乡村歌舞,尽管场地小甚至音不准、曲不全,但这些“土乐”“土舞”,来源于村民的生活,参与感强,能够引起村民共鸣,引发市民的稀奇感。 再次,需要有正能量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不全是精华, 而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文化。有些乡村文化催人振奋,有些也让人消沉。我们要保留好的乡村文化,摒弃坏的乡村文化。有正能量的乡村文化符合时代潮流与社会发展需要,是尊重乡村的实际与本土资源、结合时代需求和遵循农民主体性的乡村文化。有正能量,乡村文化才能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 最后,需要能够承载乡愁的乡村文化。乡愁是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的凝固剂。人们对乡村某一个人的怀念,对乡村一山一水的记忆,对一段童年喜怒哀乐的图画,都可以勾起浓郁的乡愁。乡愁是一句地方土话,是一位久别的老乡;乡愁也是一点小伤感,是一丝小牵挂,是一缕小回忆;乡愁还是一道土菜,是一杯土酒。传统乡愁是本乡人的愁,现代乡愁是城乡居民共同的愁,因而我们需要加大乡村文化的开放性,拓展乡村文化的多功能建设,以此牵动城乡居民乡愁的乡村文化发展。 (摘编自陆福兴《振兴乡村文化,建设有灵魂的乡村》) 材料二: 乡愁是对乡土的眷恋之情,是对故土的情感寄托和思念,自身安全受到威胁的乡村文化正逐渐丧失乡土文化的淳朴本真,让游子们徒增乡愁。当下,乡村文化正遭受破坏,村民产生焦虑与不安的紧张情绪,而且这种消极情绪具有传射性,它在特定的乡土时空传播和扩散,易引发村民群体性的压力和焦虑。在乡土社会的文化场域中,一旦焦虑演变成群体性恐慌便会造成文化聚合力的下降,使村民对乡村文化整体丧失信心。在这样的情形下,村民很容易漠视甚至排斥乡村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这就给城市文化的入侵创造了便利条件,焦虑伴随恐慌也不断产生。 乡村文化安全危机源于土地、人才和产业的文化抽离,我们需要从整个文化系统场域(农村资源、人力、产业、政策)的完备建构中来维护乡村文化的完整性,提升乡村文化自信的底气。 第一,要保护土地和环境资源。土地是乡村最基本的资源,也是乡村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工业化造成土地的抽离和乡村环境的破坏,只有保护好土地和环境,坚持绿色发展,才能为乡村文化自信提供永久的生命力。 第二,要发展乡村经济,为乡村文化自信提供产业支撑。当前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加强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增强科技创新、促进乡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农业强则乡村美,农村富则文化才能自信。 第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