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详细) 1.(3分)B 【解题思路】A 项错误,“新兴艺术形式终将摆脱浅俗的宿命 ”, 表述过于绝对。C 项错误。“这是因为他忽视了电影技术发展为艺术表达带来的可 能性 ”,强加因果。D 项错误。“摒弃对效率和爽感的追求 ”,曲解文意,“严肃 的历史和现实题材 ”,以偏概全。 2.(3分)D 【解题思路】D 项错误。材料二开篇引用“本质是手机剧 ”等观 点,是为了引出对微短剧形态的讨论,后文着重强调的是微短剧需要“打破路径依 赖 ”“探索广阔天地 ”,而非论证其作为独立艺术形态的合法性。 3.(3分)①碎片化时代的娱乐需求。(关键词“碎片化 ”、“娱乐 ”) ② 快速叙事,高效表达\快速回应现实\反映大众 真实愿望。 (关键词“快速 ” “现实 ”或“真实 ”)③视听平台的支持。(关键词“视听 ”) (评分细则:每句抓住关键词,表述通顺,不超过字数即可。) 第 3 题【评分细则】 可以适当补充拓展答案 (1)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需求; (2)接近生活日常体验/贴近真实生活/回应现实议题/反应内心真实愿 望; (3)参与的各主体力量 4.(4分)示例一: 选取篇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①课文生动记录了孔子与四位 弟子关于“志 ”的讨论,契合“看 儒学 ”的主题要求。②故事蕴含着思想的碰 撞与个性的对比,以及孔子对不同志向的微妙态度差异,人物鲜活, 场景生动, 容量小,引人深思,适合改编为微短剧。 示例二: 选取篇目《齐桓晋文之事》。①课文记录了孟子游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 道的过程,是儒家“仁政 ”思想 的系统化阐述。②文章具有强大的思辨张力,孟 子与齐宣王的问答犹如一场精彩的思想攻防战,迂回曲折,论辩 生动,气势浩 然,这种思辨可以彰显微短剧的戏剧性。 第 4 题【评分细则】 答出儒学相关篇目给 1 分,概括出课文内容给 1 分,能够结合微短剧特性 进行阐释给 2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6分)①时代需求:这种创作趋势与当今时代语境有关。微短剧的特征迎 合了现代人快节奏生活中的娱乐需求,其创作模式被长剧集借鉴,成为趋势。②优 势:微短剧思维为长剧集注入了新活力。长剧集可适当吸收微短剧的优势,提升叙 事效率,贴近现实议题,进一步提升内容质量。③劣势:过度依赖微短剧思维会削 弱长剧集的艺术价值。若长剧集仅瞄准爽感而创作,将抑制其讲新讲好故事的能 力。④建议:以主动精神和文化自觉探索讲好故事 的更多可能,激发创新创造活 力。 第 5 题【评分细则】 要求答出三点,且三点中必须有优缺点。一点给 2 分,三点 6 分。如有其 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C【解题思路】A 项错误,文章聚焦历史和回忆,没有提到旅游开发或破 坏 。 B 项 错 误 , 旅 行 团 从 长 沙 出 发 , 龙 溪 古 镇 是 “ 开 始 云 贵 高 原 之 行 的 出 发 地 ”,而非整个行程的起点。D 项错误,文章在叙述完穆旦的诗句和沅江 的象征 意义后,自然提到舞水河流向芷江县,引入“芷江受降 ”事件,增强了叙述的完 整性,是对师生南迁精神 内涵的升华。 7.(3分) A 【解题思路】A 项误解了引用屈原作品的意图,文中并未将屈 原作为穆旦诗歌成就的“衬托 ”,穆旦的艺 术成就是在后文独立提及的。 学科 1 8.(4分) ①这句话源自穆旦诗句。用比喻,实指师生迁徙之路( 1 分)。 沅江及其支流是湘黔滇旅行团徒步前往昆明 的地理路径,“明亮 ”形容沅江水面 的平滑与澄碧。(1分)②象征民族发展之路(1 分)。这条师生迁徙的道路, 承 载着厚重的民族历史与中国人民的不屈精神,“明亮 ”指这条道路最终通向抗战 胜利和民族复兴。(1 分) 第 8 题【评分细则】 答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