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7211

七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16课《三国鼎立》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8437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七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16课,三国鼎立
  • cover
七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16课《三国鼎立》课时练习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国时期,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的是( ) A.曹操 B.曹丕 C.孙权 D.刘备 2.《三国演义》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其中下面的故事与赤壁之战有密切关系的是( ) A.过五关斩六将 B.赵子龙单骑救主 C.陆逊营烧七百里 D.诸葛亮借东风 3.200年,在官渡进行决战的双方是( ) A.孙权和刘备 B.曹操和袁绍 C.曹操和刘备 D.曹操和孙刘联军 4.武侯祠是中国唯一的一座群臣合祀祠庙,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蜀汉遗迹博物馆,其中奉有与三顾不茅庐、空城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这些故事都与发生在湖北的哪一战役有关(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桂林之战 5.如下表是三国时期各国部分治理措施。据此可见,其统治者都重视( ) 政权 措施 魏 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蜀 发展经济,调整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 吴 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 A.民族关系治理 B.军队力量建设 C.海外贸易发展 D.区域经济开发 6.台湾,古称夷洲,在卫温、诸葛直到达夷洲后,就与大陆逐渐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派卫温前往夷洲的政权是( ) A.吴国 B.魏国 C.蜀汉 D.西晋 7.古人在文献中描述方位时,常遵循“坐北朝南”原则,如长江两岸地区常以“江左”和“江右”指代。三国时期,孙权在“江左”建立的政权是( ) A.曹魏 B.孙吴 C.蜀汉 D.前秦 8.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反映了229年三国鼎立形势的图示是( ) A. B. C. D. 9.唐朝诗人李白有诗道:“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这首诗所描绘的著名战役其重要历史作用是( ) A.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争战混乱局面 B.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C.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10.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文学作品来了解史实。《三国演义》中“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的故事有助于我们了解( ) A.桂陵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长平之战 11.绘制知识结构图能够帮助同学们将散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历史思维能力,下边的知识结构图中,①处应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牧野之战 D.长平之战 12.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国 13.“正当东风起,黄盖率数十艘朦幢斗舰开往曹军水寨,相距千余米时点燃船上干柴,艘艘战舰如火龙般吞没了曹军的连环战舰,并殃及岸边的曹军大营。”材料描述的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4.“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赋诗笑人间霸业如何!”与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相对应的史实是( ) A.开发江东,兴修水利,发展海外贸易 B.借皇帝名义号令天下,招揽各种人才 C.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 D.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立魏国 15.“家国情———是历史学科追求的核心素养之一,而“国家主权意识”又是“家国情———的主要内容之一。下列史事中,能体现“家国情———的“国家主权意识”的是( ) A.230 年,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益州,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B.氐族人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整顿吏治,厉行法治 C.汉武帝把儒家学说立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