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7482

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图文结合作文题讲评 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11-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11410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图文
  • cover
(课件网) 图文结合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逆锋起笔”“中锋用笔”“停滞迂回”分别有什么寓意? 如何理解“藏而不露”“不偏不倚”“缓缓出头”? 四幅漫画之间呈什么关系? 逆锋起笔:人生起点、年少求知阶段、事业或工作的初始阶段 中锋用笔:人生中段,或者入世中期,或重要的阶段、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处世原则、思维方法、处事方法(“用笔”) 停滞迂回:人生的收获期,终点,收尾阶段等 运笔章法隐喻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 ①运笔过程中,从起笔到用笔,再到出头、描红,人生的精妙就在于其中的每一步各有其步骤与章法; ②起笔讲究“藏而不露,逆锋行笔”,隐喻人在人生、事业或工作的初始阶段要做好沉潜的功夫,不露锋芒、涵泳优游,方能源远流长、静水流深; ③中锋用笔讲究“不偏不倚”启示我们做人要秉持公正中立、恰到好处的处世原则和思维方法;要体会过程的重要性 ④出锋用笔讲究“停滞迂回、缓缓出头”,这是“人”字即将完成的收笔之作,喻示人生的收获期既要顺势而为,更要顿挫有力,还需徐入缓出。 第二种理解:这个“人”字是按照框架的规定写出来的,而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描画练习的过程。当我们有一天能熟练地书写,脱离了框架,自由自在地书写“人”字,演绎多彩的人生,才是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怎么理解“描红”? 第一种理解:描红正像注释中所说是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从做人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依模立规、反复历练、成器见“人”的过程。 “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这项要求,需要对漫画中的关键信息、次要信息以及与中心立意无关的干扰信息进行有效的辨识、做出合理的评价和取舍。意在引导对材料寓意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行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体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正确态度,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小结:审题要点与写作要点 图文结合作文题+比喻类+涉及三元关系 以“立人”为话题 根据文字提示和要求解读图像———图文结合 解读图像所包含的寓意/隐喻———比喻类 找到三元之间的逻辑关———三元关系 “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身份意识 立意 1.善于立人,担当时代重任。 2.做好沉潜的功夫,方能源远流长、静水流深。 3.不偏不倚、公正中立,锤炼品德修为。 4.依模立规、砥砺奋斗、成器立“完人”。 5.习文见性,立德树人。 如图所示,甲骨文中的“立”字,是一个四肢舒展的人直立于大地之上的形象。“立”字原本也兼有“位”的意思,“人”下面的一条横线,标记了所处的位置。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演练 【南京市二模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思考:图文含有什么隐喻?该如何解释它们? 材料的第一句和第二句是什么逻辑关系? 细审材料,抓取关键 如图所示,甲骨文中的“立”字,是一个四肢舒展的人直立于大地之上的形象。“立”字原本也兼有“位”的意思,“人”下面的一条横线,标记了所处的位置。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如图所示,甲骨文中的“立”字,是一个四肢舒展的人直立于大地之上的形象。“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