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 2.通过文中对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的爱。感受爱的不同方式。 过程与方法: 自读、交流、感悟、拓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巴德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生活中谁最爱你 他们是怎样爱你的 (生回答)其实生活中处处充满爱,有老师的爱,妈妈的爱,爸爸的爱,爷爷的爱……可是他们爱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2.揭题: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看看作者是怎样理解父母给他的爱的。(板书课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3.齐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4.从课题读懂了什么 (1)“精彩” 和“糟糕”是一对反义词。“极”和“透”是一对近义词,是达到顶点的意思。 (2)了解题目为什么要加引号,是引用父母评价说的话。“精彩极了”是妈妈对作者巴德写的诗的评价,“糟糕透了”是爸爸对作者巴德写的诗的评价。 5.课题是引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作题目,所以用“和”字连起来。 设计意图: 谈话式的导入亲切自然,抓住“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让同学们理解引号的作用和反义词、近义词的运用,齐读课题,引入课文。 二、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出示课件1,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2.师:同学们生字都学得很好。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3.汇报,相机出示课件2: (1)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巴德在八九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 “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长大后巴迪才明白这都是出自对他的爱。 (2)时间顺序,文中有“八九岁”“几年后”“这些年来”等表示时间的词语。 设计意图: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三、精读童年的故事。(八九岁时) 八九岁时,父母亲是怎样爱“我”的 “我”当时理解了吗 默读课文。(第1—14自然段) 1.出示课件3,自学提纲: (1)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怎样评价“我”写的诗 (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语句)“我”的表现怎样 (2)父亲的评价又是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语句)“我”有什么样的反应 2.生汇报,出示课件4—7: (1)a.母亲的评价是:“巴迪,真是你写的吗 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读出兴奋、赞扬的语气) (板书:一直鼓励) b.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 c.我有点儿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理解词语:得意扬扬、迫不及待。 从“得意扬扬”这个词可以看出巴迪感到很满足,有点骄傲。 d.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了一圈花边。 e.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巴迪有一种什么情绪 (骄傲自满、沾沾自喜)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2)a.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读出糟糕、批评的语气) b.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c.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找出动词,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巴迪理解父亲了吗 ) 3.同是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为什么他们会有不同的评价 是因为巴迪已经得到妈妈的表扬了,如果爸爸再表扬他会更骄傲,父亲是不想让他太骄傲自满了,所以打击了他。(板书:批评、警告) 4.文章是通过什么描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