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7597

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日期:2025-11-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174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教案
  • cover
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语气、语速的变化,读出父亲、母亲评价方式的不同以及巴迪的情绪感受。 依托“心情描画”和“意象讲述”,理解父亲、母亲爱的不同方式,体会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父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话题研讨,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父母之爱的看法和感受,把握人生的航向。 教学重难点: 依托“心情描画”和“意象讲述”,理解父亲、母亲爱的不同方式,体会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父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话题研讨,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父母之爱的看法和感受,把握人生的航向 教学过程 关注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课题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仔细看这个题目,与我们往常比的课题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第一个不一样?第二个不一样? 反义词(读题目,读出截然相反的味道) 双引号(为什么要用双引号?引用人们说的话) “极了透了”近义词 这个题目和平常我们读的题目不一样,老师也觉得有意思,所以我就特别去了解了一下这个作者,一了解,发现了这个;课件PPT 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些题目中也都有———(反义词:醒着 梦) 5.对你以后起题目有什么启示? 小结:看来啊,一个题目里面可以用上完全相反的两个词,这个题目就变得有意思地多了。更有意思的是,这两个截然相反的评价还是针对同一首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一)检查预习 出示词语:腼腆 誊写(联系上下文) 慈祥 出版 谨慎 鼓励 歧途(查字典) 指名读 男女生交叉读 齐读 整体感知 接下来,请大家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在书上找到表格中练习的答案,圈一圈 (2)借助表格的提示,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成年以后,我明白了“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那是巴迪成年以后明白的道理,但是当巴迪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明白那都是爱吗?———不明白。接下去,咱们就一起走进文本,去寻找巴迪父母爱的证据。先把目光聚焦到八九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是怎么评价的,在课文的哪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 你哪里感受到“爱”了?(亮亮的 兴奋地嚷 搂 雨点般 再次拥抱 )从中感受到母亲之爱,这分明是一个爱孩子的母亲才有的眼神、动作和神态,可以算作证据。 第12自然段 “嚷”(为巴迪而嚷)“他需要鼓励” 巴迪的诗真有那么精彩吗?———没有,证据!(鼓励;第15段),所以母亲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她想———鼓励巴迪,鼓励可以给人———信心、动力、灵感、源泉,嗯,看出来了,母亲是爱巴迪的。这是一种怎样的爱?(鼓励的爱、表扬的爱) 合作探究,理解父爱 同学们,“精彩极了”是爱,这不难理解,谁都需要鼓励,鼓励也能给人带来无尽的力量。但“糟糕透了”也是爱,我就不愿意承认了。大家喜欢批评和否定吗?所以父亲其实根本不爱巴迪,对吧?(不是)别急着说不是,我还找到了三处证据: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冷酷)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是扔回原处。(残忍)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无情) (一方面是实事求是,父亲很理性,不像母亲那样感性;另一方面,父亲知道母亲已经表扬了巴迪,这样说是想给他警告的力量,不让他误入歧途) 我被说服了,那字里行间还能找到父亲爱巴迪的证据吗?运用单元要素中的抓“细节”的方式试试。 第9自然段: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父亲读得很认真,并没有随意对待,这是爱孩子才有的表现) 第15自然段,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