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7637

26 我的“长生果”【教案】

日期:2025-11-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682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我的,长生果,教案
  • cover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喻、差、瘾”等15个生字,并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文中的生字词,自主积累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课文内容要点;掌握梳理信息的方法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3.体会作者在读书、习作中悟出的道理,初步感知读书和作文之间的关系,感悟读书对作者的成长起到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难点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课文内容要点;掌握梳理信息的方法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好!上课之前咱们来聊聊,你最近在读什么书?有什么收获呢?你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板块一:揭示课题,检查预习(5分钟) 关注单元整体,初识“梳理” 出示篇章页(截图插入)读苏轼诗句,了解人文主题。 2.出示目录,了解单元主题:读书明智。 3. 了解语文要素,初步认识梳理。 4.出示表格,引导梳理本单元涉及到的读书人、年代等信息。 5.小结:我们运用表格把单元相关信息进行了梳理,说说有什么好处?预设:清晰明了 揭题,理解“长生果” 1.今天我们跳过前面两课,先学习这个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走进作家叶文玲的读书生活,齐读课题———我的“长生果” 2.出示长生果图片讲述:长生果指花生,因为有营养,延年益寿,人们称其为“长生果”。它还寓意着丰收和喜庆。文章中“长生果”指的是———生接“书”,对,课文第一自然段就写到了: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叶文玲(齐读) 检查预习 1.检查语文作业本第一题,校对,修正。 2.课前大家预习过课文,课文中有很多四字词语,我们来读读。 出示:如醉如痴 浮想联翩 泪落如珠 津津有味 牵肠挂肚 如饥似渴 (指生读———谈发现:这些词在课文中都是用来描写什么的?都是描写读书的一种———生接“感受”———齐读) 3.预习过课文,课文都写了些什么? 读书有着这万般的滋味,叶文玲的读书生活是怎样的? 板块二:梳理信息,把握内容(15分钟) (一)读学习提示,明确任务 打开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看看学习提示向我们提出了哪两个学习要求? (二)借助阶梯图梳理信息 我们在第二单元学过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一定有很多收获。现在我们就运用这种方法来完成第一个学习要求。请看大屏幕! 学习活动一: 快速默读课文,梳理相关信息,提取关键词,填写下列阶梯图。 (提示:可以先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关键词,如 ~~~) 出示阶梯图,引导观察每部分从不同角度梳理,相机板书:时间、类型、感受。(点出提示) 学生读文,完成梳理(倒计时8分钟)。 3.学生反馈信息,校对比较。(实物投影) 4.小结:课文的信息比较庞杂,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梳理。板书:不同角度 5.谁能根据梳理的信息连起来说说作者的读书经历。(指2人说) 6.说说梳理信息对我们有什么帮助?(能帮我们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 7.再回看这张阶梯图,你又有什么发现?(发现了作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面越来越广,书的类型由浅入深,读的书也越来越多)这就是高尔基说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齐读) 8.小结:合适的梳理不仅能帮我们理清内容,还能引出我们的发现。 (三)批注阅读,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 1.作者这几个读书阶段,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个阶段?请默读相关段落,写写自己的批注。 2.引导交流 预设1:出示第3自然段 交流批注,指名说。 出示图片,了解香烟人画片。 思考:作者是怎么写出自己对阅读的痴迷的呢?(引导发现对比:用男孩和女孩的不同表现作对比) 预设2:出示第5自然段 交流批注,指名说。 引导:浮想联翩,你觉得作者会联想到什么呢? 引导提炼:我就忘了吃,忘了睡———废寝忘食 预设3:出示第6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