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奏响“心”之音 礼赞“神”之志 ———五下《军神》说课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军神》。说课题目为《奏响“心”之音 礼赞“神”之志》。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说课:一、立足单元,定学习航向;二、紧扣“读心”,悟英雄之志;三、对照课标,彰理念涵养。 一、立足单元,定学习航向。 (一)纵横梳理析教材。 纵向看,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通过课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而在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围绕着“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的语文要素进行学习,已初步具有抓住人物细节描写谈心情、谈品质的能力;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围绕人物品质进行组编,“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感受人物的品质”,初步学会了如何从多个方面了解人物特点。而本单元的学习侧重在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通过表格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心情一品质一内心”,对于学生情感的表达越来越含蓄、细腻。课程的编排层层递进,也为六年级更细致的“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做铺垫。 本单元的表达要素是“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而在四上体会人物心情时,学生学习了批注,这一阅读策略对学生学习本单元非常适用。体会人物的内心,可以先引导学生运用批注,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感受。在四下感受人物品质时,要求学生掌握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特点的方法,这与本单元表达要素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教学习作《他_了》可联系四下的《我的“自画像”》的习作教学,从而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写作方法和能力。 横向来看,本单元围绕“责任”的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略读课文《清贫》,展现了不同时代英雄伟大的精神世界以及人格力量,但却都具有相同的情感,那就是“爱国之情”。所以本单元的教学要加深学生对家国的认知,强化英雄之志。《军神》全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十分丰富,这恰好对应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会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内心。这篇文章对话描写贯穿全文,无说理,无评价,从这些简单的言语之中,军神形象跃然纸上。 联系实际说学情 革命文化选文的思想价值集中体现在“人物形象”上,“人物形象”立体地呈现了革命者的爱国情怀和优秀品质,极具感染性,能够触动五年级学生的心灵;换个角度来看,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诞生于特殊的革命战争年代,与学生当下的生活场景相去甚远,在在较大的理解难度。所以可借助视频、图片、文字材料作为补充教学,还应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统整内容定目标 统整教材内容和学情我们确定了如下五个单元学习目标,其中有基础知识目标,也有要素实践目标。 1.能通过自学、讨论等方式,认识28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 35个生字,会写29 个词语。 2.通过理解体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5首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能概括地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结合文本特点,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并交流人物的内心情感,感知人物形象,讲述革命先烈的故事,传承红色精神。 4.能在阅读课文后,联想到相关革命先辈的故事,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5.能选择某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把经过写清楚。能从多个角度把 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内心。 紧扣“读心”,悟英雄之志 本单元统整教学,围绕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以“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 精神”为目标,开展“跨越时空与先辈对话”的红色经典故事会,重点设计了三 个学习任务:寻觅先烈心迹、讲述先烈故事、书写先烈心路。 《军神》一课将围绕“讲述先烈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