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八年级(上)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变化无处不在。下列变化中与另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 ) A. 糯米酿醋 B. 笔芯导电 C. 光合作用 D. 烧制瓷器 2.下列应用中主要利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A. 灯泡发光 B. 太阳能供热 C. 天然气烧水 D. 蓄电池放电 3.下列仪器能够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 B. C. D. 4.在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考试“稀硫酸和氧化铜的反应”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向试管里加入稀硫酸时试剂瓶标签朝向手心,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B. 试管夹从试管的上部套入,夹持在距试管口上部约处 C. 加热试管不需预热,试管口既不能对着自己也不能对着他人 D. 用酒精灯外焰加热,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入固体粉末 B. 倾倒液体 C. 滴加液体 D. 点燃酒精灯 6.科学发展常以如图所示的方式推进、循环。公元前世纪,有哲学家猜想:万物是由极其微小的、不可 分割的“原子”构成。这属于( ) A. 观察现象 B. 提出问题 C. 建立假说 D. 实验验证 7.在实验室里,酒精应存放在贴有下列何种图标的试剂柜里( ) A. 易燃性物质 B. 爆炸性物质 C. 毒性物质 D. 腐蚀性物质 8.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湖水、海水都是溶有某些物质的混合物 B. 氢分子是由氢原子自相结合构成的 C.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要处理后排放 D.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 9.以下各图能表示纯净物的是图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原子( ) A. B. C. D. 10.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 C. 甲代表氢气分子 D. 丙物质由分子构成 11.我国“长三乙”火箭将北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该火箭第三级的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组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态氧中氧气分子静止不动 B. 液态氧变成气态氧时,释放热量 C. 液氢和液氧都属于纯净物 D. 氢气与氧气反应的微观本质是氢、氧原子的重新组合 12.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方法 示例 观察法 金属镁是银白色固体 归纳法 在实验室中要遵循节约试剂原则,因此用剩的试剂要放入原试剂瓶 推理法 氢气与氧气属于不同物质,是因为它们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分类法 根据物质中含有原子种类的多少,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A. B. C. D. 13.下列发生的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 食盐水加热得到食盐和水 D. 加热氧化汞得到汞和氧气 14.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烧酒”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种方法是( ) A. 过滤 B. 蒸馏 C. 蒸发 D. 吸附 15.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每个生成物分子由个原子构成 C. 该反应有种生成物 D. 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 二、非选择题 16.课堂上,同学们与老师一起进行了镁条燃烧的实验,请回答问题: 最能说明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_____用序号表示,下同;烟花、照明弹中都用到镁粉作原料,其原因是镁粉燃烧时 _____。 发出耀眼的白光 放出大量热 生成白色固体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_____,这说明化学反应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文字表达式 _____。 小梅同学发现实验桌上的镁条表面有黑色物质。黑色物质是什么,会不会是镁带缓慢氧化后产生的氧化镁? 小梅把磨去黑色物质的镁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