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40578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共52张PPT)

日期:2025-11-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693340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地球,宇宙,环境,课件,5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的宇宙环境 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学习目标】 1、了解宇宙的内涵。 2、了解不同类型的天体及其特点。 3、分清不同天体系统的级别、层次,能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4、比较、归纳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资料,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人地协调观) ■ 中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拍摄的地球 为什么卫星在太空中可以拍摄到明亮的地球? 在宇宙中除了地球还有哪些物质?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究竟处于什么位置? 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人类认识宇宙的范围不断扩大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609年,天文学家伽利略首次使用望远镜观测了太空,天文学从此进入光学望远镜时代。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从太空观测、研究地球和整个宇宙的新时代。 20世纪中叶以来,通过探测宇宙无线电波了解太空的射电望远镜在宇宙探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截至2021年3月29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300余颗脉冲星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2020年4月24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可见宇宙:天文学家把人类目前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观测宇宙”或“已知宇宙 上下四方曰宇 古往今天曰宙 宇宙到底有多大呢?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宇宙到底有多大呢? 目前人类观测到的可见宇宙半径约为137亿光年 光年———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 2 天体和天体系统 天体 天体: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 类别:①自然天体②人造天体 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 人造天体:人造卫星、航天飞机…… 卫星 星云 恒星 地月系 彗星 流星 行星 河外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宇宙中的天体和天体系统 气体尘埃 它们长什么样呢? 天体 星云:看来像云雾状的天体。银河系内太阳系以外一切非恒星状的气体尘埃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云雾状,体积大、质量大、密度小 。 天体 天体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身发光的球体或类球状天体。 天体 行星:绕恒星运转、近似球状、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的天体,如太阳系八大行星。 木星 月球 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如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天体 环绕地球的只有月球吗? 天体 彗星:在扁长椭圆形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质量较小的天体。 天体 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接近地球时被地球引力吸引,在高速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发生电子跃迁所产生的光迹。大部分流星体在落到地面之前会被消耗殆尽,少部分则会掉到地面上,称之为陨石。 陨石是天体吗? 常见的天体及其特征 宇宙物质 组成 特点 观测 星云 气体和尘埃 质量大、云雾状 模糊 恒星 炽热气体 质量大、发光 闪烁 行星 金星、地球等 质量小、不发光 移动 卫星 月球 绕行星公转、不发光 圆缺多变 流星体 尘粒、固体小块 质量小、数量多 一闪即逝 彗星 冰物质 绕太阳公转、云雾状 拖着长尾 星际物质 气体、尘埃 稀薄、密度小 用肉眼观察测不到 天体 天体除自然天体外,还有人造天体,如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 天体 1970年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 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船; 2013年嫦娥三号航天器登陆月球; 2016年神州十二号与天宫二号对接; 2017年墨子号试验卫星世界首颗量子卫星; 2019年嫦娥四号世界首次登陆月球背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