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42084

4.2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教学课件(共25张PPT3个视频)-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

日期:2025-11-2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477444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视频,必修,生物,高中,2019,人教
    (课件网) 知识回顾: A B C 1.A、B、C三种物质的运输方式及特点分别是什么? 2.所有的物质跨膜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吗? 4.2 主动运输 与胞吞、胞吐 学习目标: 1.阐明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的过程、特点和意义。 2.明确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 3.利用细胞膜的流动镶嵌结构模型解释各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任务1:阅读资料,探讨甲状腺上皮细胞吸收碘离子的方式 人体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浓度比血液中的高20~25倍。 甲状腺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碘浓度低 碘浓度高 1.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通过被动运输吗? 2.联想逆水行舟的情形,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否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甲状腺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碘浓度低 碘浓度高 思考与讨论: 细胞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的方式是普遍存在的 小肠液中氨基酸、葡萄糖的浓度远远低于它们在小肠上皮细胞中的浓度,但它们仍然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人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高30倍; 轮藻细胞中K+的浓度比周围水环境高63倍; 任务2:观察主动运输示意图,结合课本P69第二段、概括主动运输的特点。 能量 1、特点: ①逆浓度梯度运输 ②需要载体蛋白 ③需要消耗能量 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进行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 2、实例:(1)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 (2)大部分离子 3、主动运输的意义: 意义: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通过主动运输来选择吸收所需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从而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资料1】在自然界中生长的生物所处的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往往很低,在这种情况下被动运输难以发挥作用。主动运输则可以逆浓度运输,将环境中较低浓度营养物质运输进入胞内,保证生物正常生长繁殖。 【资料2】生物体代谢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酸,尿素氮,肌酐等很重要的排出途径是通过肾脏的滤过作用排出,如果肾脏功能出现问题,血液中的垃圾就无法及时排出,这些毒素在人体内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出现尿毒症。 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比较: 演示按钮 演示按钮 1、下列哪些物质进出细胞时与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线粒体密切相关( ) ① 尿素通过细胞膜 ② 人的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 ③ 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 ④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B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 巩固练习 不一定,主动运输是一个主动选择吸收的过程,物质的进出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而非浓度差。 2、通过主动运输进出细胞的物质一定是从低浓度到达高浓度吗?为什么? (1)浓度差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 (2)能量 能量 运输速率 浓度差 运输速率 载体蛋白 运输速率 (3)载体蛋白 思考:为什么达到最大运输速率之后不再上升? (1)能量和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 (2)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 (3)能量有限 运输速率 浓度差 能量 运输速率 浓度差 运输速率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有专一性且数量有限, 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载体具有“饱和效应” 浓度差 浓度差 载体蛋白 载体蛋白 能量 O A B A B O O 为什么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速率不在上升? 影响跨膜运输速率的因素 3.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含氧的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A 载体数量、能量 B 能量、载体数量 C 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 能量、离子浓度 氧浓度 K+ 吸收量 NO3- C A B B 巩固练习 4.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