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43973

【课标突破课时练】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1-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1166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社会主义,解析,练习,同步,建设,课标
  • cover
【课标突破课时练】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选择题 1.1918年为尽早退出一战,列宁主张接受德国苛刻的条件,这引起党内严重分歧,他最终说服大家,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交出了次要的利益而保存了根本的利益”。该举措( ) A.促成十月革命胜利 B.保障国内战争胜利 C.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D.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十月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企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1918-1920年俄国为了度过这一困难时期( ) A.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C.废除了农奴制 D.退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3.1920年,瞿秋白赴苏俄考察期间发现,老工程师屡次怠工;乡下妇人拿100个鸡蛋想换盐,却不愿要政府发行的卢布。这种现象主要表明 A.苏德战争导致物资匮乏 B.帝国主义的封锁与包围 C.经济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D.计划经济体制弊端重重 4.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模式 5.农民在信中说,战争期间“各种各样的劳役,无休止地征收余粮等,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一切重担和困苦,但1920年对余粮征收额的增加是我们无力负担的……”苏俄摆脱这一困境的举措是( )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继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开展农业集体化建设 6.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十月革命 B.苏联成立 C.经济大危机 D.社会主义建设 7.苏俄在建国初期,由于领导层缺乏经验及特殊战争环境的影响,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结果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为了缓解这一危机,苏俄政府( ) A.实施余粮征集的制度 B.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C.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加快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8.观察下图,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沙俄———苏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 A.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十月革命的成功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9.用时间轴梳理历史进程、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或时代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时间轴的主题可拟为( ) A.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B.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D.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10.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和曲折性。下列其探索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实行新经济政策一成立苏联一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成立苏———十月革命—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行新经济政策一十月革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成立苏联 D.十月革命一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实行新经济政策一成立苏联 11.如图俄国———苏联工业总产值比重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新经济政策开始实行 B.农业集体化运动开展 C.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2.“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苏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走完了欧美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道路……”下列表述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使苏联由落后农业国变成强大工业国 C.新经济政策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D.农业集体化使苏联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13.“有丰功伟绩,有经验教训,但不失为一个伟人!”斯大林,这位20世纪上半叶的风云人物,对苏联的建设有着巨大影响。由他开创的经济建设模式即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D.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14.1964年到1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