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46361

2.3.2 海岸地貌(课时2)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11-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512050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3.2,海岸,地貌,课时,课件,26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课时·海岸地貌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湘教版 高一年级 上册 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和冰川地貌都与水的作用密切相关,但又各具特点。 情境导入 喀斯特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海岸带 陆地与海洋互相接触和互相作用的地带 海岸地貌 海岸带在构造运动、海水运动、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表形态。 海岸地貌分类 海洋的剥蚀作用(简称海蚀作用) 海洋的剥蚀作用是指由海水的机械动能、溶解作用和海洋生物作用活动等因素引起海岸及海底物质的破坏作用。 海蚀作用 机械海蚀作用 化学海蚀作用 生物海蚀作用 主要由海水运动产生动能而引起(如波浪、潮汐等),破坏的方式有冲蚀和磨蚀 海水对岩石的溶解或腐蚀作用 既有机械的也有化学的 波浪作用 波浪作用被认为是塑造海岸地貌最积极、最活跃的动力因素。 近岸波浪有着惊人的力量,它们以巨大的威力冲击着海岸,压缩岩石裂隙中的水和空气。当海浪离开岩壁的瞬间,这些裂隙中的水和空气又急剧涌胀,在强烈的压缩和膨胀双重作用下,岩石从完整变得粉碎,岩壁也随之不断剥落。 阅读Reading 海岸分类 基岩海岸 沙(泥)质海岸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坡度陡 海岸线凹凸不平 海底常有礁石 沿岸水深 坡度缓 由松散沉积物(沙、泥、砾)组成 质地疏松 从海至岸边波能逐渐消失 海蚀作用较弱 海蚀作用+基岩海岸 →海蚀地貌 海蚀崖 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淘空下部的岩石,使上部的岩石塌落,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 海蚀平台 在波浪作用下海蚀崖不断后退,形成微微向大海倾斜的基岩平台,称为海蚀平台。 海蚀柱 在海蚀平台上,有些抗蚀能力强的部分保留下来,成为海蚀柱。 海蚀柱 海蚀崖 海崖上的岩石裂缝发育的地方,因受海浪不断冲击,岩石不断碎落成空洞,称为海蚀洞。 海蚀洞 突出的海岬两侧岬角同时遭受两个方向波浪作用,可使两侧海蚀穴蚀穿而成的拱门状,称海蚀拱桥或海穹。 海蚀桥 海蚀地貌示意图 提示:由于海岸由不同种类的岩石构成,海浪对海岸具有不同的侵蚀作用(侵蚀是不规则且非均匀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水的冲刷能够严重侵蚀岩石,使其产生孔洞,这些孔洞进而发展成为洞穴,即海蚀洞;如果海水贯通洞穴,就最终形成一座被海水冲刷的海蚀拱桥;如果海水继续冲击海蚀拱桥,顶部就会坍塌,形成高耸的岩柱,被称为海蚀柱。 海积地貌 泥沙来源比较丰富的海岸,在波浪和沿岸流的共同作用下,泥沙发生堆积,形成各种海积地貌。 海滩 砂质海滩 淤泥质海滩 砾石质海滩 海岸边缘的沙砾堆积体 海滩是海岸边缘的沙砾堆积体。砾石组成的海滩坡度较大,沙质海滩的坡度则较小。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当沉积物来自悬崖或附近的沿岸山脉时,海滩主要由这些岩石矿物颗粒组成,粒度相对较粗,多为砾石。当沉积物主要来自河流或远距离搬运时,海滩的沉积物质较细,是因为只有颗粒较小的粉沙与黏土粒级的沉积物才容易输运入海 活动 Activity 指出图中的海积地貌,描述它们的形态特点。 活动 Activity 沙嘴 离岸堤 水下沙坝是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的长条形水下堆积体,常为保护海岸免遭波浪冲刷的一道屏障。议一议,如果人工挖沙破坏水下沙坝,可能会造成哪些不利后果? 人工挖沙破坏水下沙坝,会加剧海浪对海岸带的侵蚀与破坏作用,造成海岸带基础设施的毁损以及海水倒灌现象,还会加剧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对海岸带的破坏程度。 活动 Activity 潟湖 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 xì hú 海岸带泥沙的横向运动常可形成离岸坝-潟湖地貌组合。当波浪向岸运动,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形成高出海水面的离岸坝,坝体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半封闭或封闭式的潟湖。 课后活动 岬角,又称“地角”,是海岸带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