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机遇与挑战》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目标 1通过分析大桥建设的条件,理解中国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与雄厚基础,增强政治认同。 2.通过探究大桥建设的难题,辨识中国发展需要应对的复杂风险与挑战。 3.通过总结大桥成功的智慧,树立应对机遇与挑战的正确观念,增强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感,培养责任意识。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两年的学习,九年级学生已经知道了中国腾飞的表现,对中国的发展成就有一定认知,对于国家面临的形势,能直观的感受到国家在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对于面临的困难与危机的理解不是很透彻。 教材分析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为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第一框内容。本框内容与“世界共发展”在全书中的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即承接了“我们的共同世界”,也为“未来的我们”做好了铺垫。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发展阶段,需要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中国新的发展,并且以自身的发展推动世界的前进。即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携手促进发展一为世界带来美好。 教法学法 议题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探究法 小组合作式学习法、情境活动式学习法等 重点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难点 正确认识机遇与挑战,抓住机遇,勇于挑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贵州花江峡谷大桥”震撼航拍视频。 教师提问: 1.看到这座大桥,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2.你认为,要建成这样一项世界级的超级工程,我们的国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生:略 师:大家的感受非常真切。这座大桥的诞生,绝非偶然。它就是我们国家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今天,我们将运用课本知识,像解谜一样,一层层展开这座大桥背后所蕴含的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观看视频,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大桥的震撼。通过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引出本课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新课新授 师:让我们一起先来齐读学习目标,并完成自主导学,限时3分钟。 生:自主学习 过渡 师:本节课我们将用议题开始新课学习,总议题是“跨越天险!花江峡谷大桥如何炼成?———解码中国发展的“危”与“机”,分为三个子议题。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议题: 何以能建?———我们的“底气”与机遇 一、子议题一: 何以能建?———我们的“底气”与机遇 活动一 “数字解码” 师:我们先来看一组数字:625米、22亿、100万+、44个月,以上数字都来自贵州花江峡谷大桥。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些数字可能代表什么? 生:预设“625米是桥高”“22亿是投资”“100万+是用的钢材量”“44个月是工期”…… 师:同学们猜的太准确了!我们来看一看它具体代表的内容。请各小组选一个数字,阅读数字解码,思考并讨论背后的问题,派一名代表分享解码结论。 (小组讨论3分钟,代表发言) 师:大家回答的都很好哦!通过同学们的展示,你能从大桥的建设中总结出我国内部目前的发展优势吗? 生:回答 教师总结 1.中国面临哪些新的发展机遇(发展契机)? 内部条件: ①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P41 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42 过渡:花江峡谷大桥的建成不仅是中国内部优势条件的显现,对外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活动,图片解密。 活动二 “图片解密” 师:这两张图片是花江峡谷大桥的地理位置,它位于六安高速公路的关键节点,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成,让两小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