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珍 珠 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待”。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自主阅读与交流感悟相结合,联系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 2.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重点句的含义。 3.抓住作者赢得珍珠鸟信赖的原因,感受作者与珍珠鸟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鸟语倾听,诗歌引读。 1.鸟语倾听。 出示课件1:让学生欣赏一段鸟儿清脆悠扬的鸣叫声。 2.诗歌引读: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儿吗 林间欢飞的鸟儿是大自然的宠儿,也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与鸟有关的文章《珍珠鸟》。(板书课题) 3.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当代作家冯骥才,他曾养过一对珍珠鸟,鸟儿给他带来的生活乐趣。你们想了解一下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吧。 二、初读课文,直击信赖。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出示课件2: 待(dài)(对待)(招待)(待遇) (dāi)(待一会儿) 2.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读后指名交流。 3.结合课文中的语句,简单了解珍珠鸟是一种怎样的鸟。 外形: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背后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 个性:胆小,是一种怕人的鸟。 4.作者通过自己和珍珠鸟交往的经历带给你什么启发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对于文章的内容只要求学生粗知即可。学生读文、交流的过程,既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梳理,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又由鸟的外形特点、鸟的习性,引出人与鸟之间相互信赖的话题。 三、品悟“我”是如何赢得信赖的。 1.出示课件3: 自学提示(一) (1)这种怕人的鸟,怎么会变得不怕人 (2)“我”是怎样逐渐赢得珍珠鸟的信赖的 (3)默读课文,画出并体会相关的内容。 2.学生交流并找出“我”精心呵护、照料珍珠鸟的语句。出示课件4: (1)悉心照料: “我把鸟笼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 (2)尊重: “我很少扒开垂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 (3)宽容: “我不管它。” “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4)关爱: “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 从作者的这些行动上,你又读懂了什么 对“信赖”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3.回顾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同学们交流蕴含着作者爱鸟情感的语句。 四、雏鸟对作者的信赖。 1.出示课件5: 自学提示(二) (1)作者这样关爱鸟儿,鸟儿有什么反应呢 (2)珍珠鸟与“我”的关系有了什么变化 2.学生交流反馈。 (1)四周———屋里———桌子上———肩上 (2)开始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信赖“我” 设计意图: 简单地感悟鸟对人的信赖,为后面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作准备。 3.从刚才的句子中,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鸟 预设:淘气、可爱、活泼。 4.出示课件6: 自学提示(三) 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写出了珍珠鸟的可爱,找出这些的语句,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预设:“小脑袋、小脑袋探出来”等词语写出了珍珠鸟的可爱。 设计意图: 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情感。 5.出示课件7: 想象交流:这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