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章 第一节 湘教版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1 地球的自转 EARTH'S ROTATION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综合思维:运用给定的图像信息,解释各种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并进一步说明其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影响; 区域认知:在真实区域中,分析该区域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的特点,以及其对其他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能进行科学决策; 人地协调观:结合现实中与地球自转相关的真实问题,能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地球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具备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利用自然的意识; 地理实践力:能够独立设计科学的观测活动,并利用信息技术或其他工具分析与处理相关数据与信息,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进行科学解释。 2. 地球自转的方向 一、地球自转(特征) 3. 地球自转的周期 4. 地球自转的速度 2. 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3.产生时差 1. 地球自转的概念 地球自转的 地理意义 贰 -贰- 地球自转的 地理意义 Geographical significance of earth rotation 昼夜交替现象 OA 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OB 产生 时差 OC (一)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1. 成因 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一)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2. 晨昏线 (1)概念: 昼半球与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也称晨昏圈。 晨线: 顺地球自转, 从“黑夜”进入“白天”的过渡线。 昏线: 顺地球自转, 从“白天”进入“黑夜”的过渡线。 昏线 晨线 昏线 晨线 (一)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2. 晨昏线 (2)晨昏线的判断 侧视图 A B A B C 俯视图 A O B 90°w 90°E 90° 66°34’ N 66°34’ S 矩形投影图 晨线 昏线 晨线 昏线 晨线 (一)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2. 晨昏线 (2)晨昏线的判断 晨昏圈把它所通过的纬线圈分成昼弧和夜弧; 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可表示该纬线圈昼夜长短的状况。 (一)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2. 晨昏线 (3)昼弧与夜弧 昼夜长短的判断 自转 昼夜等长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 直射赤道 直射北回归线 直射南回归线 (一)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①晨昏线任一时刻平分地球为昼夜两个半球;是过地心的大圆 ②晨昏线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③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 ④二分日,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 ⑤二至日,晨昏圈与极圈相切;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 3. 晨昏线的特征 (二)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1. 原因 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在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有发生偏转的现象。 2. 定义 这种使水平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的力, 被称为地转偏向力。 3. 偏转规律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赤道上不偏转 S N 0° (北右南左赤不偏) 判读技巧 阅读-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只作用于水平运动的物体,始终垂直于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它只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而不能改变其速率 地转偏向力随纬度的增高和物体水平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加大 在北半球, 河流对右岸的冲刷往往比左岸强烈,常导致大河右岸相对陡峻,左岸相对平缓; 高速列车正常运行时,右侧轨道受到的压力比左侧轨道要大; 气流、洋流的流向也会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 阅读-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的练习 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示意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相连( ) ①甲岸 ②乙岸 ③丙岸 ④丁岸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① 当广州是白天时,美国的华盛顿是 (白天/夜晚) ② 下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