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48318

2.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课件(57张)

日期:2025-11-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1034423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课件,57张
  • cover
(课件网) 课前导读 ———Pre class guidance 我国内蒙古东部的浑善达克沙地距离北京西北部约180千米,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的地区。 20世纪后期,这里草场退化严重,沙尘暴频发,成为京津地区沙尘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如今,这里绿洲重现。 图1 浑善达克沙地东部夏季草场 20世纪后期,浑善达克沙地为什么草场退化严重?现在的浑善达克沙地是如何从沙源地变成了生态绿洲?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critical area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说出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的特点; 2.运用资料,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例,说明其自然环境的特点,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3.归纳某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的一般方法。 生态脆弱区 01 Ecological critical area 1.生态脆弱区的定义与分布 生态脆弱区 Ecological critical area 生态脆弱区是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 图2 我国生态脆弱性评价 读图,我国中度及以上的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 ①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西部、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 ②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理环境过渡地区。 1.生态脆弱区的定义与分布 生态脆弱区 Ecological critical area 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理环境过渡地区。 图3 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 图4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分布范围示意 2.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特点 生态脆弱区 Ecological critical area 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特点是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 图5 中国生态脆弱性评价重度及极度脆弱地区分布 图6 中国典型脆弱生态区分布 1.土地退化的定义与表现 土地退化 Land degradation 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一旦稳定性被打破,土地易退化。土地退化是指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出现质量下降、生产力降低的过程。 土地沙化 石漠化 土壤侵蚀 土壤盐碱化 土壤肥力下降 2.石漠化 土地退化 Land degradation 图7 贵州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景观 (1)什么是喀斯特地貌? (2)贵州喀斯特地区为什么出现大面积石漠化? (3)为什么把石漠化称作“生态癌症”?它是不治之症吗? (4)为什么喀斯特地区总是与贫困交织在一起? (5)请为石漠化严重的贵州地区提出合理的发展措施。 2.石漠化 土地退化 Land degradation 石漠化指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人地矛盾问题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实质),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岩石逐渐裸露,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演变过程。 (2)贵州喀斯特地区为什么出现大面积石漠化?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②植被覆盖率低,暴雨期间易发生水土流失; ③多陡坡,土层薄; ④石灰岩抗风化能力强,成土缓慢,土层薄; ⑤过度开垦,破坏地表植被(人为)。 图7 贵州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景观 2.石漠化 土地退化 Land degradation (3)为什么把石漠化称作“生态癌症”?它是不治之症吗? 喀斯特地区一旦出现石漠化,靠自然恢复非常困难,带来一系列危害: ①涵养水源能力下降;②水土流失加剧,土地生产力下降;③限制当地经济的发展;④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图8 我国南方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恶性循环 2.石漠化 土地退化 Land degradation (4)为什么喀斯特地区总是与贫困交织在一起? ①石漠化导致耕地减少,农作物产量降低; ②人口增加对土地需求增加,人们通过进一步开垦土地以提高作物产量,进而加重水土流失,最终导致石漠化加剧;石漠化的恶性循环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