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2.2《谋求互利共赢》教学设计 科目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下册 题目 《谋求互利共赢》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级下册第二课第2框,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要树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意识;明白当前人类还面临许多共同的全球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实现共赢;我们要培养合作意识,并积极把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意识和愿望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引导他们关注和平与发展等全球性问题,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意义,对初中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实际生活中,初中学生会接触到许多关于国际社会的信息和知识,随着知识学习的深入和认知能力的提升,他们已经逐步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国际现象和全球性问题。但是他们的历史知识不够丰富和全面,思想还不够成熟,国际社会的一些现象的认识能力还有待提升。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正确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了解国际社会,关注世界的需求,为人类和谐共处付出努力。 责任意识:培养全球意识,树立起全球相互依存的理念。自觉关心人类共同命运,增强责任感,努力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健全人格: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正确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了解国际社会,关注世界的需求,为人类和谐共处付出努力。 教学难点:培养全球意识,树立起全球相互依存的理念。自觉关心人类共同命运,增强责任感,努力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教学过程———主要思路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观格言、知体会” 展示名言: 设问:上述格言反映了各国怎样的关系? 结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通过展示名言,引导学生初步感悟合作共赢的理念,联系各国的关系思考互利共赢的重要性,从而引入新课。 环节一:应对全球性问题 (一)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 1.展示图片: 设问:观察图片,总结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有哪些?并说明对人类世界的影响? 结论: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知识归纳总结1: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有哪些? 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二)应对全球性问题———中国方案 1.观看视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设问:(1)视频中,为应对全球性问题,中国提出怎样的方案? (2)结合教材P22-23,说一说为什么要坚持这一方案? (3)结合视频和教材P24,说一说各国应如何落实这一方案? 结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知识归纳总结2: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P22-23 ①-⑤ 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②: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③: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④:事不关己的态度,相互推诿、逃避责任的行为,将导致问题更加复杂,积重难返,造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恶化,甚至给人类带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