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51748

5.3 细胞呼吸的原理与应用 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课件+视频素材)

日期:2025-11-2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21次 大小:436447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视频,必修,2019,生物,人教
    (课件网)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课时2、3) 教学目标 1. 生命观念 2. 科学思维 3. 科学探究 4. 社会责任 通过分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深入理解细胞内物质与能量的统一性,以及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如线粒体结构)、稳态与平衡(如能量逐级释放)的适应性。 通过分析科学史料,培养归纳与推理的能力;通过解读细胞呼吸速率随O 浓度、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培养信息转换和模型分析的能力。 基于“液滴移动法”实验装置,学会设计和分析探究细胞呼吸类型的实验方案。 运用细胞呼吸原理,分析和解释农业生产(如松土、仓储)、食品保鲜(如果蔬、种子储存)、人类健康(如有氧运动、破伤风预防)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 (2)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比较与本质区别。 (3) 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 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规律。 (2) 理解O2浓度对细胞呼吸影响的曲线图。 (3)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方法。 1. 教学重点 2. 教学难点 三、目录 CONTENTS 一、有氧呼吸 1.1主要场所 二、无氧呼吸 2.2过程 三、细胞呼吸的原理与应用 当堂训练 小结 2.1主要场所 2.3总反应式 四、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1.2反应过程 1.3总反应式 1.4概念 1.5特点 2.4概念 五、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 细胞呼吸 的原理 概念: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产生ATP的过程。 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 实质: 探究·实践1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有氧呼吸: 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水 无氧呼吸: 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 温故知新 线粒体结构 一、有氧呼吸 嵴 基质 核糖体 内膜 外膜 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线粒体 1.1主要场所 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史料1:将酵母菌细胞破碎后进行离心处理获得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隔绝空气,进行如下实验: 阅读史料1,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的反应过程及场所 试管 加入物质 结果 结论 1号试管 (细胞质基质) 加入等量的02、葡萄糖、荧光素和荧光素酶。 原料:葡萄糖减少,02不变 产物:丙酮酸 现象:微弱荧光 葡萄糖初步分解的场所是? 2号试管 (线粒体) 原料:不变化 产物:无 现象:无荧光 3号试管 (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原料:葡萄糖减少,02减少 产物:产生CO2和H2O 现象:较强荧光 第一阶段反应式 细胞质基质 C6H12O6 酶 2C3H4O3 + 4[H] + 少量能量 一、有氧呼吸 【探究活动1】 1.2反应过程 史料2:将酵母菌细胞破碎后进行离心处理获得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隔绝空气,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 加入物质 结果 结论 4号试管 (线粒体基质) 加入等量的02、丙酮酸、荧光素和荧光素酶。 原料:丙酮酸减少,02不变 产物:产生CO2 现象:微弱荧光 丙酮酸在线粒体的哪个部位进行氧化分解? 5号试管 (线粒体内膜) 原料:不变化 产物:无 现象:无荧光 6号试管 (线粒体基质和 线粒体内膜) 原料:丙酮酸减少,02减少 产物:产生CO2和H2O 现象:较强荧光 第二阶段反应式 线粒体基质 酶 2C3H4O3 20[H] + 少量能量 + 6H2O + 6CO2 一、有氧呼吸 阅读史料2,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的反应过程及场所 【探究活动1】 史料3:将酵母菌细胞破碎后进行离心处理获得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隔绝空气,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 加入物质 结果 结论 4号试管 (线粒体基质) 加入等量的02、丙酮酸、荧光素和荧光素酶。 原料:丙酮酸减少,02不变 产物:产生CO2 现象:微弱荧光 第三阶段的发生场所是 5号试管 (线粒体内膜) 原料:不变化 产物:无 现象:无荧光 6号试管 (线粒体基质和 线粒体内膜) 原料:丙酮酸减少,02减少 产物: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