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53989

专题01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重难点讲义)(含答案)高二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2025-2026】高二化学同步备课学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11-2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14489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化学,备课,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
    专题01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理解反应热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正确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3.根据探究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现象,客观的记录,基于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一、实验目的 通过一定量的酸、碱溶液在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由此求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简称中和热)。 二、实验装置(简易量热计) 三、实验步骤 (1)反应物温度的测量。 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打开杯盖,倒入量热计的内筒,盖上杯盖,插入温度计,测量并记录盐酸的温度。用水把温度计上的酸冲洗干净,擦干备用。 ②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NaOH溶液的温度。 (2)反应后体系温度的测量。 打开杯盖,将量筒中的NaOH溶液迅速倒入量热计的内筒,立即盖上杯盖,插入温度计,用搅拌器匀速搅拌。密切关注温度变化,将最高温度记为反应后体系的温度(t2)。 (3)重复上述步骤(1)至步骤(2)两次。 四、数据处理 (1)取盐酸温度和NaOH溶液温度的平均值记为反应前体系的温度(t1)。计算温度差(t2-t1)。 (2)取三次测量所得温度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3)根据温度差和比热容等计算反应热。 五、注意事项 1.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配制须准确,且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须稍大于盐酸的浓度,以确保盐酸完全被中和。为使测得的中和热更准确,所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宜小不宜大(不大于1 mol/L),以防浓酸、浓碱溶液稀释时放热。 2.实验中所用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配好后要充分冷却至室温,才能测量其温度。 3.要使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先后测量酸、碱及混合液的温度时,测定一种溶液后必须用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擦干(将温度计上的盐酸冲洗到小烧杯中)。 4.温度计的水银球部分要完全浸没在溶液中,而且要稳定一段时间后再读数,以提高所测温度的精度。 5.将NaOH溶液一次性快速倒入小烧杯中,不能撒到外面。 6.实验操作时动作要快,隔热和保温效果要好,以减少热量损失。 7.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拌(或上下搅拌)溶液使其充分反应。 8.测量温度一般要三次,取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实验计算的依据。 9.反应物的量改变后,反应放出的热量也改变,但所求的中和热不变。 六、误差分析 中和热测定结果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为: 1.中和热测定器盖子封口不严实,盖板孔偏大,仪器的保温性能差,这是使测定结果偏低的主要原因。 2.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动作慢,搅拌不均匀,未能及时观察温度上升情况,造成热量损失。 3.计算中假定溶液比热容为4.18J/(g·℃),密度为1g/cm3,实际上是水的比热容和密度,酸碱溶液的比热容、密度均较此数大,所以使结果偏低。此外,计算中忽略了仪器所吸收的热量,也使结果偏低。 4.实验中若以环形金属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会使测定值比理论值偏低,这是因为金属比玻璃易导热。 七、探究与讨论 1.在上述过程中,提高测定反应热准确度的措施有哪些? ①实验中用温度计先后测量酸溶液、碱溶液及混合溶液的温度时,使用同一支温度计可减小实验误差,且测量完一种溶液后 ,温度计必须用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擦干。温度计的水银球要完全浸入溶液中,且要稳定一段时间后再记下读数。 ②反应物应一次性迅速加入,且避免有液体溅出。 ③实验操作时动作要快,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 ④重复实验3次,取3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 2.根据上述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为何使用0.55 mol·L-1NaOH溶液与0.50 mol·L-1盐酸反应,而不是选用0.50 mol·L-1NaOH溶液? 【答案】碱过量的目的是保证盐酸完全反应。 (2)若用0.55 mol·L-1 KOH溶液代替0.55 mol·L-1 NaOH 溶液,对结果会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