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55686

【二轮复习】第一部分 第三章 信息类文本阅读之主观简答题(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导与练)

日期:2025-11-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7次 大小:20210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阅读,答题,文阅读,现代,语文,高中
  • cover
丨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导与练丨 第三章 信息类文本阅读之主观简答题 第一节 剖析行文思路 试题:《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答 ①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②开篇提出中心观点“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 础”,然后重点论述经济关系是上层建筑和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因素,最后指出正确理解的方法。 论证思路(行文脉络、论证结构)从结构的角度看,有结构特征(引论、本论、结论,或者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结构类型(总分、并列、层进、对比)两类;从具体的思路分 析,就是指出如何提出问题(开篇点明题旨,通过事例、名言等引出论点),然后从哪几个方面使 用什么论证手法进行论证,最后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作答时,通常有以下两个要求: 一、梳理概括文本材料的层次思路要清晰、全面、准确 1. 准确概括文本每段的内容:①抓住每段的关键词句,如首括句、概念句、观点句、尾括句 等;②没有明显关键句的段落,要提取关键信息,整合出内容要点。 2. 根据段落划分层次,分析层次间的内容逻辑关系:根据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按照论述的内容 或角度划分文本的层次,并分析概括其整体上和主体论证部分的结构思路。 二、答案组织表述要规范 1. 题干要求分析“论证结构”时,首先概括点明结构类型,要把整体结构和主体论证部分的结 构分成两个要点作答,使分析更明确;题干要求分析“行文思路”“论证思路”“行文脉络”时,可 以不点明结构类型。 2. 答案语言组织时要注意添加次序词以及上下段落的连接语句,常用次序词有“首先”“其 次”“再次”“然后”“接着”“进而”“最后”等。 3. 要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分析,不能笼统地运用术语、套话作答。 [2021·新高考全国卷Ⅰ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 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 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 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 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 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 - 016 - 丨第一部分 信息类文本阅读丨 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 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 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 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 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 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 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 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 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 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 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 不宜于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