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56293

【乐学同步作业单】21、古诗词三首——2025-2026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日期:2025-11-2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3538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5-2026,编版,上册,语文,五年级,学年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乐学同步作业单 21、古诗词三首 ※基础巩固 一、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正确的字词。 古代诗词内容丰富,意境优美。《jiāng pàn( )独步寻花》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写尽了春意盎然;《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又送wáng sūn( )去,萋萋满别情”,茂密的春草里寄寓着离情别绪;《枫桥夜 bó( )》中,“姑苏城外hán shān sì( )”的钟声,激起了多少游子的yōu chóu( )……让我们吟诵诗词,传承泱泱千年的中华文化。 二、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竹喧归浣女。( ) 2、随意春芳歇。( ) 3、身向榆关那畔行。( ) 4、聒碎乡心梦不成。( ) 三、选择题。 1、下面各组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哪一项 ( ) A.浣女(huàn) 聒噪(guā) B.愉关(yú) 湖畔(bàn) C.寒山寺(sì) 发愁(chóu) D.停伯(bó) 王孙(shūn) 2、以下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不敢/以/一得/自足 B.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C.江枫渔火/对/愁眠 D.逢/老媪/方/磨铁杵  3、以下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4、《枫桥夜泊》一诗中作者听到的有( )。“夜深千帐灯”中的“千帐”指的是( )。 A.月落 寒山寺 B.乌啼 夜半钟声 有一千座帐篷亮着灯 D.有许许多多的帐篷亮着灯。 四、诗句品析。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属于静态描写,“ ”属于动态描写。读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了 ,听到了 。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月亮落下、乌鸦啼叫是 (A.静态 B.动态)描写,江边的枫树、渔船上的灯火是 (A.静态 B.动态)描写,乌鸦的啼叫衬托了月夜的 。 (2)读着这两句诗,我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这样的画面: 。 五、回顾古诗内容填空。(9分) 1、《山居秋暝》的作者是 代的 ,这是一首 诗,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 的心情。 2、《枫桥夜泊》的作者是 代的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夜晚停船在 的 。描绘了枫桥一带的 景,抒发了诗人离家在外的 之情。 3、《长相思》的作者是 代的 ,“长相思”是 ,这首词描写了关外将士在风雪声中对 的思念。 4、《山居秋暝》中,“ , ”两句诗用洗衣女子的欢歌笑语以及渔舟归来荷叶晃动的场景,衬托出月夜山村的清幽宁静;“ , ”两句诗流露出诗人对山间景色的喜爱之情,以及希望长久隐居于此地的心愿。 ※阅读提升 六、阅读课文古诗词,完成练习。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 风一更,雪一更, ,故园无此声。 把词补充完整 2、这首词的作者是 代的 ,“长相思”是这首词的 。 3、连一连。 故园无此声 路途之艰难 山一程,水一程 气候之恶劣 风一更,雪一更 队伍之庞大 夜深千帐灯 思乡之情切 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行军在外时强烈的思乡之情。你还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 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七、课外古诗阅读。 兰溪棹歌① 〔唐〕戴叔伦 凉月②如眉挂柳湾,越②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①,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兰溪:兰溪江,也称兰江,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南。棹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②凉月:新月。③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今浙江省中部。④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1、借助“ ”一词,我推测这首诗描写的是 季的景色。 2、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请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的括号里画“√”。 凉月( ) 柳树( ) 越中山色( ) 明镜( ) 桃花雨( ) 鲤鱼( ) 溪水( ) 诗的前两句运用了 (动态 静态)描写,写出了 的画面。其 中第一句的观察角度是 (仰视 俯视),第二句的观察角度是 (仰视 俯视)。 4、诗的后两句运用了 (动态 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