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59577

【新教材核心素养】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2《中东》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表格式含反思)

日期:2025-11-2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1064481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格式,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中东,八年级,下册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中图版2024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七章《认识地区》 第二节 中东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实验探究、小组合作、案例分析 课时 2课时 备课人 教材 中图版初中地理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东的地理位置,说明其“五海三洲之地”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产量和输出情况,说明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3.结合实例,分析中东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了解应对措施。 4.了解中东的种植业、畜牧业特点及多元文化特征,认识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通过分析中东的地理位置、资源分布、农业特色和文化差异,掌握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形成对中东区域的整体认知。 综合思维:建立地理位置、资源、气候等自然要素与农业、交通、文化等人文要素之间的关联,培养系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人地协调观:结合中东水资源匮乏与人类活动的矛盾,认识合理利用资源、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地理实践力:通过读图分析、路线绘制、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地图运用、信息提取和实践探究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中图版初中地理“认识地区”单元的重要内容,以中东为典型案例,聚焦“地理位置-资源-人文”的核心逻辑,承接“东南亚”的区域学习方法,同时为后续其他地区的学习提供参考。教材以“五海三洲之地”为切入点,依次展开石油资源、水资源、农业和多元文化,突出地理学“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贴合初中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同时融入热点问题,增强课程的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掌握区域地理的基本分析方法,对中东“石油宝库”“冲突频发”等话题有初步认知,且对国际热点、资源问题兴趣浓厚。但学生在分析“地理位置对区域发展的多重影响”“资源分布与经济差异的关联”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对文化差异引发的冲突理解较浅,需要通过具象化的地图工具和探究性活动引导深化。 学习目标 1.能从半球、经纬度、海陆三个维度描述中东的地理位置,说明“五海三洲之地”的战略意义及重要海峡、运河的作用。 2.能在地图上找出中东石油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和产油国,描述石油输出路线及主要目的地,分析石油资源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3.能结合中东气候、地形特征,分析水资源匮乏的原因,了解应对措施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能说出中东种植业、畜牧业的分布及特色,了解主要民族、宗教和文化习俗,认识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的关联。 重难点 重点: 1.中东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输出路线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中东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中东的农业特色与多元文化特征。 难点: 1.地理位置、资源分布对中东区域发展的综合影响。 2.石油输出路线的空间分布及战略意义;水资源匮乏与人类活动的矛盾及协调途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新课导入(5分钟) 【情境创设】 播放中东的视频,提问:“这个被称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区域在哪里?它为什么能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之间有什么关联?” 引出本节课主题 ——— 中东。 观察图片、观看新闻,结合已有知识思考问题,激发探究中东地理特征的兴趣。 通过热点情境和视觉冲击创设认知冲突,利用学生对热点问题的好奇心,自然引入新课,明确本节课的探究核心。 环节二 新课讲授 活动探究(25分钟) 一、五海三洲之地 1、【读图活动】 展示中东半球分布图、经纬度分布图和 “五海三洲” 分布图,引导学生分组完成任务: (1)半球与纬度位置:判断中东的半球位置,找出北回归线穿过的区域,明确其所处温度带。 (2)海陆与范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