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59580

【新教材核心素养】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东南亚》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表格式含反思)

日期:2025-11-2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1693535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格式,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东南亚,八年级,下册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中图版2024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七章《认识地区》 第一节 东南亚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实验探究、小组合作、案例分析 课时 2课时 备课人 教材 中图版初中地理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说明其“十字路口”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等地理特征。 3.结合实例,说明东南亚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了解东南亚的华人和华侨文化,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通过分析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掌握区域地理的分析方法;明确东南亚人口、城市、物产的分布规律,形成对该区域的整体认知。 综合思维:建立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与人口、农业、交通等人文要素之间的关联,培养系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人地协调观:结合东南亚自然环境特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的重要性,理解交通建设中生态保护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地理实践力:通过读图分析、小组探究、路线设计等活动,提高地图运用、信息提取和实践探究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中图版初中地理“认识地区”单元的开篇内容,承接“认识大洲”的学习方法,以东南亚为典型案例,展现地区级地理的分析思路,为后续学习其他地区提供方法示范,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教材以“重要的地理位置”为切入点,从地形、气候、人口、物产、经济发展等维度展开,融入华人和华侨文化、“一带一路”合作等内容,突出地理学“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符合初中生从直观感知到理性分析的认知规律。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掌握大洲地理的分析方法,对东南亚的热带风光、特色物产有一定的感性认知,且对国际合作、旅游文化等话题兴趣浓厚。但学生在分析“地理位置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有待提升,需要通过具象化的地图工具和探究性活动引导深化。 学习目标 1.能从半球、经纬度、海陆三个维度描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说明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价值。 2.能在地图上识别东南亚的地形类型、主要河流,归纳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河流特征。 3.能说出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归纳其气候特征,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能结合实例说明东南亚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城市选址、交通建设的影响,了解华人和华侨文化及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重难点 重点: 1.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及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2.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难点: 1.马六甲海峡对全球航运的战略意义。 2.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对人口分布、交通建设的综合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新课导入(5分钟) 【情境创设】 展示《唐人街探案》中曼谷街头的电影画面截图,提问:“大家看过这部电影吗?知道它是在哪里拍摄的吗?影片里充满烟火气的唐人街,就位于东南亚的泰国曼谷。为什么东南亚会有这么多华人聚居的‘唐人街’?这片区域的地理环境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引出本节课主题———东南亚。 回忆电影内容,回答拍摄地点,思考唐人街与东南亚地理环境的关联,激发探究东南亚地理特征的兴趣。 以热门电影为切入点,贴近学生兴趣点,通过文化场景与地理区域的关联,自然引发探究欲,为后续学习东南亚的人文与自然地理特征建立联系。 环节二 新课讲授 活动探究(25分钟) 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1、【读图活动】 展示东南亚半球分布图、经纬度分布图和海陆分布图,引导学生分组完成任务: (1)半球位置:判断东南亚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2)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