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60536

12《祝福》课件(共3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324269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部编教材 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 “祝福”也叫“谢年”,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流行的一种习俗。 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关于祝福 按照老人的说法,天上的菩萨不进不洁之家。因此,在祝福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掸扫、洗刷得干干净净。“三牲福礼”煮好后,盛放在木制的朱漆大盘里。祭典若在深夜举行,气氛更为庄严肃穆。 男丁按辈份行三跪九叩大礼,妇女和个别忌生肖的男丁都要回避。别说寡妇祥林嫂,就是鲁府的太太、小姐们也是被剥夺祝福资格的。 关于祝福 封建迷信思想 封建礼教制度 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未被彻底摧毁,中国广大人民尤其农民,日益贫困,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等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仍然是束缚着人民尤其是妇女的精神枷锁。 鲁迅写作《祝福》这篇小说,目的就在于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创作背景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北大是什么人?一代一代的北大人认为,这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是德先生和赛先生的产生地。不但北大人这么认为,全世界的人也这么认为。这里产生了严复、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和鲁迅。蔡先生办学方针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些人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高矮胖瘦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是民族的先驱者。什么是先驱者?当几万万同胞生活在当下时,他们在思考民族的未来。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不切实际的理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黑暗中没有火炬,我只有燃烧了我自己,我以我血荐轩辕。哪怕他们知道几万万同胞会蘸着他的血来吃馒头。这就牵涉到知识分子存在的必要性。为什么人类需要知识分子?他除了要考虑这个民族的过去、当下,最重要的是未来。每一个知识分子的眼睛应该像一盏探照灯,更多的知识分子像更多的探照灯聚焦一样,照亮我们民族的未来。如果这些探照灯全部都熄灭了,这个民族的前方是黑暗的。用孙中山先生的话说,这个民族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2017年7月1日刘震云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致毕业生的演讲 任务一: 把握文章内容,梳理情节结构 右面是本文的结构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处的内容。 梳理情节 序幕 结局 开端 发展 高潮 尾声 鲁镇祝福景象 ①_____ 鲁四爷 寂然死去 初到鲁镇:做工满足→ ②_____ 初卖山中:_____→ ③_____ 再到鲁镇:④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祝福景象 “我”的感受 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线索:⑤ 沦为乞丐 淘米被劫 被迫改嫁 夫壮子胖 夫丧子亡 当众取笑 祭祀受阻 捐槛赎罪 祭祀再阻 逐出鲁家 “我”在鲁镇的见闻 活动一、(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倒叙手法的运用)作者用倒叙的手法,回忆了祥林嫂的一生,小说的整个思路是“现实—过去—现实”。请在课文中找出标志作者思路转换的句子,并分析采取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 句子: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倒叙的作用:情节上,在小说开端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寻根探源的兴趣; 内容上,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死去,强烈的对比更加渲染了小说的悲剧氛围。 任务二: 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征,把握人物塑造技巧 外貌描写:人物的外貌,不光指五官、面容,还包括身材、体形、衣着、姿态、精神状态、风度等较明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