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每题 2 分,50 分 B 2.C 3.A 4.C 5.B 6.D 7.D 8.A 9.D 10.B 11.C 12.B 13.A 14.D 15.B 16.C 17.B 18.A 19.D 20.C 21.A 22.A 23.C 24.C 25.D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3分) (1)(1分)球体 (2)(4分)北极 南极 相等/等长 地轴 (3)(3分)经 纬 不存在 (4)(5分)66.5°N,30°E A C 东北 (14分) (3分)太阳 自转 公转 (5分)北回归线(23.5°N) 夏至 昼长夜短(昼最长夜最短) 赤道 变短 (2分)公转 南回归线 (4分)短 高 寒带 少 (10分) (4分)× × √ √ (2分)山脊 鞍部 (1分)21 (3分) a(1分)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施工难度小(1分),但距离较远(1分) 或 b (1分) 距离较近(1分),但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或经过山脊,要开挖隧道,建设成本高)(1分) (13分) (3分)亚 欧 非 (4分)D马六甲海峡 E印度洋 F苏伊士运河 G地中海 (4分)N白令 M北冰洋 夏季 极昼 (2分)航运(或海运、运输,1分) 人们可以利用海水晒盐;可以捕捞鱼、虾等海鲜,为人们提供食物;可以开采石油等矿产;可以提供旅游资源等等(合理即可得分,1分)绝密★启用前 2025一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地理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1为太阳系示意图及地球适宜人类生存条件的知识框架图。据此完成1~3题。 ●天王星 ●海王星 日地距离适表面①适宜 存在液态 」 自身条件 地球的体积 有适宜生物生存 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和质量适中 的③ 图1 1.在太阳系中,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位于 A.第一位 B.第三位 C.第五位 D.第八位 2.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知识框架中序号与内容搭配正确的是 A.①一一湿度②一一大气③———温度 B.①———温度②一一大气 ③一一水 C.①一一温度②一一水 ③一一大气 D.①一一大气②一一温度 ③一一水 3.自古以来,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从未止步,这有利于 ①了解地球宇宙环境 ②推动科技进步 北极 ③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④占领太空空间 C5 60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丙 20 图2为纬线示意图。据此完成4~6小题。 赤道 o. 4.纬线 207 40 A.都是半圆 B.指示南北方向 南极 C.互相平行 D.相交于南北两极 图2 七年级地理试题第1页(共8页) 5.从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短后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 6.图2中纬度最高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图3为某地理小组进行地球自转演示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7~10小题。 北极 加 图3 7.演示该实验要做到 A.用水晶球当做地球仪 B.上下移动手电筒 C.将地轴与桌面垂直 D.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 8.图3中处于白昼的是 A.新德里 B.雅加达 C.北京 D.悉尼 9.不停地拨动地球仪,观察到北京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时间差异 B.季节变换 C.五带划分 D.昼夜交替 10.地球自转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是 A.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B.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C.寒来暑往,更换衣裳 D.春耕夏作,秋收冬藏 2025年12月21日,冬至。自冬至日起,中国即进入数九寒天。“数九”从每年冬至 开始算起,每九天为“一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图4为地 球公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