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65225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写作 学习扩写 课件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24648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
  • cover
(课件网) 写作 学习扩写 ■语言运用 阅读不同的材料,能把握内容要点,找准扩写点。总结不同文体的扩写技巧与方法,应用到作文当中。 ■思维能力 通过扩写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写作水平。 ■审美鉴赏 在写作中提升鉴赏能力。 ■文化自信 学会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写作中。 《风俗通》上仅仅几十个字就记载了女娲造人的故事见配套课件,而《女娲造人》课文作者却用一千余字的篇幅详细叙述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对女娲的行动和心理展开了具体、生动的描写,使故事显得丰满、充实。这种对本来较为简略、概括的文章或片段加以扩展、补充,使之成为篇幅更长、内容更充实的文章的写作方式,就是扩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扩写。 扩写就是将本来较为简略、概括的文章或片段加以扩展、补充,使之成为篇幅更长、内容更充实的文章的写作方式。 1.什么扩写? 整体感知 写作指导 扩 写 扩写的基本要求: 1.扩写,首先要忠于原文。 要准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把握原文的主要内容,遵循原文的体裁,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大胆创造,为原文“添砖加瓦”。还要注意情节发展合乎逻辑,人物性格前后统一;扩写前后人称不变;扩写前后主题不变。 整体感知 写作指导 2.扩写,还要找准扩写点。 一篇文章里,并不是每句话、每段文字都需要扩写,不要平均用力,而要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选择、确定适合的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扩写,做到详略分明,重点突出。 写作指导 整体感知 写作指导 不同体裁文章 记叙性文章 说明性文章 议论性文章 忠于原文的中心思想和 人物形象。 补充情节和细节,增加对人物、环境的描写等。 忠于原文的观点。 忠于原文的说明对象。 补充材料,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丰富对说明对象的介绍。 进一步补充论据,阐释观点。 整体感知 不同体裁的文章扩写的重点不同 3.扩写时,要特别注意文章内容的一致和连贯。 扩写时,人称和语气要保持前后一致,情节的发展或论述的推进要合乎逻辑,要有必要的过渡,增添的细节要和全文相协调, 避免枝大于干。 写作指导 整体感知 【一】学习完本单元的诗歌,一名同学总结了自己对诗歌的认识,写了下面这句话。回顾读过的诗歌,从中选择几首作为例子,将这句话扩写成一段话。不少于300字。 诗歌是一种很特别的文学体裁,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用意象来表达情感,二是语言凝练,三是讲究节奏和韵律。 题文展示 扩句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乡愁》中意象饱含情感…… 用意象表达情感 语言凝练 《风雨吟》《断章》中的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 讲究节奏和韵律 《月夜》《梅岭三章》中节奏朗朗上口、韵律和谐…… 成段 思维导图 认识诗歌 诗歌,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还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鲜明代表。 诗歌是用意象来表达情感的一种文体。唐诗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明月诉思念;宋词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大雁表哀思;现代诗歌有“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以青荇示离别。在这些跨越不同年代的诗歌中,相同的是暗含在意象里的充沛情感。 范文: 诗歌是十分注重语言凝练的一种文体。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现代诗中,简短的定语与“我”之间的搭配,便撑起了舒婷心中所有的激昂。这一特点还着重体现在动词的应用上面,“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就比“推”更能体现诗中以动衬静的特点。在字词上不断推敲,才能锤炼出高度凝练的诗歌语言。 诗歌是十分讲究节奏和韵律的一种文体。古人创作古诗词,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吟咏出来的,他们十分注重音韵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李清照的《声声慢》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