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63051

2. 泰山日出 教学设计 (2)

日期:2025-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124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泰山,日出,教学设计
  • cover
2. 泰山日出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熟练朗读富有诗意的精彩句子。 3.体验文章所浸透的诗化的灵动的美。 2学情分析: 学生属于农村孩子,没有见过泰山。家乡地处西北,也没有高山,没有山上看日出的经历。加之了解信息的途径较单一,所以,对文章的主题,作者的写作意图,都不甚明了,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和介绍。 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熟练朗读富有诗意的精彩句子。 【学习难点】体验文章所浸透的诗化的灵动的美。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泰山日出 口头导入: 同学们,天地自然中,与人关系最密切的,大概莫过于太阳了。自古以来歌咏太阳的诗文佳作也是不胜枚举,例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都是琅琅上口的佳句。面对的是同一颗太阳,但人们得到的感受却不一样。刘白羽看到光彩夺目的太阳想到了伟大的新中国,而徐志摩在泰山之巅看到那瑰丽的日出景象又会想到什么呢?(2分钟) 活动2【讲授】自主学习,认真准备: 自主学习,认真准备: 1.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理解各段内容。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泰山日出》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_____,他是_____诗派的代表诗人,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徐志摩日记》等。 泰戈尔: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写作背景:泰戈尔作为东方文学的泰斗,不仅有“天竺圣人”之誉,还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世界性诗人。在他一九二四年来华访问前夕,“泰戈尔热”已来势汹涌。为“泰戈尔专号”写颂词,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徐志摩以“泰山日出”来隐喻泰戈尔的文学创作和来华访问,表达中国诗人对泰戈尔的敬仰的感情,真是一个卓越的比喻。 3.给加点字注音,并识记生字、拼音。并在下面横线上抄写词语。 饱饫()无餍()醒豁()厚毳()雾霭() 溟濛()飒飒()层累()涛澜()无垠() 四隅()浮礁()横亘()消翳()海句力士() 蜿蜒()()驰骋()()祈祷()() 4.解释下列词语。 饱饫:无餍:醒豁: 溟濛:层累:隅:翳:莽莽苍苍: 教学方法: 1.请三名B类学生黑板上写词语,师傅批阅。全班识记强化本课重难点词语。 2.请一名B类学生交流作者及相关知识,请师傅补充点评。 3.指名B类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师就节奏方面着重点评价。 活动3【活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一:个人自由朗读课文,独立思考,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整体把握:文章先交代了作者带着好奇的心来观____泰山___日出,接着对日出之前的____云海奇观___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作者由此产生了虚幻而奇特的想象,想象成一位顶天立地的____巨人___,默默祈祷光明的到来。随着时间的推移,__太阳_____活了,而且大放异彩,____太阳___终于跃出云层,把光明带到了人间。作者为此高声地赞美,表现出心中无比的喜悦。 活动二:画出作者描写日出前的云海的的句子竞赛朗读。(精读)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先请师徒二人互相朗读,然后找徒弟比赛朗读。老师在情感和节奏方面及时指导点评。 活动三:第一部分作者采用什么样的手法来写日出前的所见所想? 1.先独立思考,然后师徒二人一起商量,确定最佳答案。 2.请徒弟回答。老师明确:联想和想象。还采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手法。 活动四:画出作者描写日出时的景象的句子有感情竞赛朗读。 独立练习朗读,师傅推荐徒弟参加竞赛朗读。 师做出中肯评价。 活动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