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72105

15 大地的震动 教案

日期:2025-10-0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90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大地,震动,教案
  • cover
15 大地的震动 教学内容:五年级科学上册《大地的震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科学概念:知道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了解什么是震源、震中、冲击波?了解地震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具有极大破坏力的地质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收集有关地震方面的资料 2、能设计地震形成的实验,并描述出有关的现象 3、锻炼与别人交往获得资料的能力,对现象能进行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解释地震的危害和紧急避险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科学的自然观。 2、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3、愿意与他人沟通,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现象,认识地震的成因,知道地震的危害和一些紧急避险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认识地震的成因,知道什么是震源、震中,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 地震的视频资料,图片和文字资料,毛巾,小木棍,盒子,积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 分钟) 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让你们观看一段影片,在看之前老师有个要求,希望你们认真仔细的观看片中都播放了什么?”(随后课件展播再现2008年5月12 日发生的我国四川汶川8 级大地震) 师:是什么灾难造成这么大的危害呢?(生:这就是地震!) 师:是啊,这是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我国四川汶川的8级大地震。据民政部报告……同学们,由此可见,地震的危害真大啊!关于地震,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吗?生:(自由答)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有关地震的一些事实,并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一定作用。) 二、模拟实验,认识地震成因。(15 分钟) (1)师:好,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书本P86关于地震知识的介绍。 师:谁来告诉老师,什么是地震?什么是震源?什么是震中?(请个别学生回答) 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地震的形成。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幅图,通过刚刚这个影片我们知道地震主要是由地下岩层断裂造成的,在岩层断裂发生震动的这里就是震源,震源的正上方就是震中,岩层断裂发生震动时还会产生冲击波,冲击波向四周扩散,然后逐渐消失,因为震源是产生冲击波的中心,所以离震源越近的地方冲击波的力量就越大,离震源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就越少,因为震中就在震源的正上方,所以受到的震动就最强烈,受到的破坏也就最大。 那么,地下的力量是怎样让岩层挤压导致断裂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 (2)模拟岩层褶皱的实验(学生做实验、描述实验现象) (3)师:我们把一层一层的毛巾想像成地下的岩层,当岩层受到地壳内部压力时同样也会发生上供的现象,也就是岩层褶皱的现象。 师:那当地壳内部压力大于岩层的承受能力时,就是岩层被挤压得受不了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岩层会怎样呢?(会断裂) 师:岩层断裂时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可以先让学生猜猜) 师:我们再来做个模拟实验,看看实验的现象是不是和你们猜的一样。 (4)模拟岩层断裂的实验。(学生做实验、描述实验现象) (5)我们把这根木棍想像成地下的岩层,岩层断裂时发出的声响,就是地震时发出的巨大声响,还会引起剧烈的震动。 (6)师:我们知道震中是震动最强烈的地方,下面看老师来做个实验,你们来找找哪里是震中? (7)找震中的实验(做两次,一次弱一次强)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验,把自己想要弄清的问题通过推测、实验、观察、想象、探究、讨论弄清楚。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地震的较为完整的发生原因及一些专业知识,从认识角度上来说这是必要的。因为提到地震,无论是报纸上的,还是电视广播上的,都有这些专业术语,所以让孩子们了解这些也是提高他们基本的科学素养。) 三、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