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奇妙的图层 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奇妙的图层》是浙教版信息技术第七课的内容,是PS的第二课。本节主要是介绍PS中图层的概念和一些基本操作,通过制作“快乐的动漫家园”图片,掌握画布大小的设置和图像的合成方法,先对家园的苹果树进行修复,再对图片进行拼接处理,最终打造个性的桌面壁纸。 整个设计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任务一,修复苹果树,涉及到图层的概念,教师先讲解图层的特点再让学生自主探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学生大部分能成功完成任务,感受成功的喜悦。任务二,设置画布大小,对刚才处理的图片提出问题,如果要设置桌面壁纸,还需要增加高度。这画布设置学生比较陌生,所以采用教师讲解的方式。任务三,发现现在图片还不完整,引导学生补全下方空白的位置。在视频帮助的情况下,学生自主探究。本课终极任务是:打造个性的桌面壁纸,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漫,组合成桌面壁纸。整堂课,在动漫的主题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性高。 2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理解了图像处理的概念,初步认识了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一定的知识铺垫。动漫卡通深受中学生的喜爱,尤其初一的学生,所以本课以动漫的主题,学生比较感兴趣。平时课堂上常用微视频的方式来学习,因此本课制作了两个微视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图层的含义和特性。 2、学会在PS中对图层新建、移动、删除、可视性等操作。3、学会根据需要来设置画布的大小。 4、学会使用“矩形选择”工具,对图片的复制区域进行选择,使用“编辑”中的拷贝和粘贴,完成复制图像。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主修复“苹果树”,从中掌握了根据图片处理的需要对图层进行操作的方法,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图像处理习惯,一个对象一个图层和注意图层的命名,以便于查找。 2、通过学生自己尝试、教师引导讲解,学生能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画布大小和实现图片的合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制作“快乐的动漫家园”桌面壁纸,初步体会用图层来合成图片带来的方便和快捷,从中感受完成作品的成功喜悦,并激发学生对PS软件的功能有更深一步的求知欲。 4重点难点 重点:图层中对象的移动、合理的设置图片画布大小。 难点:根据图片处理的实际需要对图层进行各种操作。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 1、观看动漫图片做成的Flash 2、师:你们喜欢动漫吗?喜欢这些动漫人物吗?今天,我们来到朵拉的家园,可现在,家园里只有一颗苹果树,我们还要需要往里面加什么呢? 生:朵拉的好朋友,陪她一起探险的猴子“布茨”,和她的背包、地图。 师:可,她家苹果树上的苹果招来了虫子,并且其它的苹果也不出现了。那同学们,如果想让其它苹果出现,我们先得除去虫子,怎么才能去掉虫子呢? 活动2【活动】初始图层 1、 讲解图层知识点: 与实物教具相结合,采用透明胶片的实物展示。 大家先来看老师手中的图片,这是刚才内容的画面,我们把这张复杂的图片进行分解。画面中有很多对象,朵拉、布茨、苹果树、虫子、背景,它们分别放在不同的透明胶片中,每张胶片按次序叠加。如果要除去虫子,可以怎么办? 2、揭示课题--奇妙的图层,和动漫有个约会。 3、那什么是图层呢?图层有什么特性呢? 图层就像一张张透明的胶片,每张透明胶片上都放置着不同的对象,按顺序叠放在一起,能单独处理,互不干扰,最终组合成一幅完整的图片。 4、布置任务一: 如何启动Photoshop软件? 如何打开老师提供的“快乐的动漫家园.psd”文件呢? 修复苹果树 5、学生操作 幻灯片提供帮助--“图层调板”示意图来 6、学生上台演示 ①、操作内容:图层的显示和隐藏,锁定,不透明程度 ②、提出:再增加1个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