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79206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9课《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163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 cover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一、教材分析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第六单元中的第四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想象极为丰富的作品。作者以种种奇思妙想,描绘出一个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令人惊叹,引人遐想。编排的目的主要是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更注重调动创新思维,积极发表学生自己的看法。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篇课文,作者运用童话的形式,营造了一种纯真、友好的氛围,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了盲孩子在影子的陪伴下获得光明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爱”的歌颂和赞美。通过学习本文,可以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到“爱”能带来光明,爱能呵护人成长,爱是人类前进的不竭动力的主题,同时也在感情上培养学生对弱者的同情,要关爱他们,并在关爱别人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从而使他们的感情得到升华。? 二、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具有单纯、活泼的特点,比较有想象力,一般对童话比较感兴趣,教师如果引导适当,容易激起学生想像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应该会比八九年级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 三、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现代教学观念主要是“以人为本”,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不否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尽量让学生自求自得,拥有一份相对独立的读书权,特别是强调学生探究、合作能力的培养。所以本文的教学设计突出“以生为本”的理念,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笔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培养和美的熏陶,实现“准确定标,一课一得的‘实用语文’”的教学主张。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中字词,如“踉踉跄跄??嬉戏 哞哞??潺潺??痒酥酥??孪生”等 (2)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爱”的主题。 (3)培养多向思维习惯,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 (1)长文短教,以一个探究性大问题统领全文,紧抓重点语段进行揣摩,把握“爱”的主题。 (2)品读体会,合作探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多角度探究童话的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呼唤人间真情,把爱给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们,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1)探究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原因。 ????? (2)多角度理解文本主旨。 2、难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究文章的主题,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回顾经典, 引入新课 回顾《再塑生命的人》课文片断,引入到《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学生齐读片断,感悟“爱”给海伦·凯勒一次新的生命,为学习新课作铺垫。 从学过的课文引入,既能调动学生爱的情感,又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为走进童话作好铺垫。 (二)走进童话,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2、整体感知:用几句话说说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盲孩子的心情变化? (抓住变化点:影子的到来……) 学生读准字。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概括故事内容。 学生读出相关句子,体会盲孩子的心情。 让学生积累字词 根据单元目标定位,培养学生快速摄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品读童话,合作探究 1、探究;盲孩子为什么能获得光明? (1)影子帮助…… (2)萤火虫的帮助…… (3)月亮、太阳的帮助…… (4)盲孩子的自我追求…… 2、多角度感悟童话的主旨 (1)从帮助盲孩子的角度…… (2)从影子的角度…… (3)从盲孩子自身的角度…… (4)从众人的角度…… 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是影子等的“爱”让盲孩子获得光明,从而把握“爱”的主题。 在提示的引导下,多角度去感悟童话的主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