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85295

湖北省黄冈市2017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数列的通项与求和 说课稿

日期:2024-05-08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5次 大小:370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湖北省,黄冈市,2017届,高三,数学,一轮
  • cover
数列的通项与求和 说课稿 --从全国卷浅谈数列复习 各位专家,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数列的通项与求和”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做一些分析: 1. 在高考中的地位和作用 考点分布 考点分频 考纲内容 命题趋势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5年17考 1.数列的概念及其简单表现法:(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 (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 。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1)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2)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3)能在具体的问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与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4)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内容探究:1.等差,等比数列在高考中主要考查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及其性质,等差等比常一起考查。2.数列求和是高考重点,特别是错位相减求和与裂项求和。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 5年43考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 5年44考 数列求和 5年28考 数列的综合问题及应用 5年33考 (1)上表是数列近五年在各地高考中的统计。数列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分值12至16分,难度中等,少数偏难。 (2)对比近十年全国卷对数列的考查,每年或以解答题第一题的形式出现,或以两个客观题形式出现,或以“一大一小”形式出现。分值10分,12分或17分,难度中等偏易,是学生们的必得分题。 (3)对比分析,我认为全国卷降低了对数列的难度要求,在复习中,我们要注重抓基础,不要拔高数列的难度。 二.学情分析 (1)在完成数列这一章各小节的复习之后,学生对数列概念、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数列的求和有了系统的认识,此时,站在全国卷的角度小结“数列通项与求和”这一专题,让学生感受数列在高考中的能力要求是很有必要地。 (2)文科学生差生较多,在复习中,像数列这样知识点不复杂,考查题型中等偏易,我们要把握难度,树立信心,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这一知识点,得到分数。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和高考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文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我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及常用的几种求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高考真题作为典例剖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体验式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敢于探索、创新的学习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 数列求和的方法及应用 分析:这样确定重难点,凸现了掌握知识的三个层次:识记、理解和运用。 五、教法分析 本节课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探讨和交流进行教学,遵循启发性教学思想,我主要采取以学生体验发现法为主,讲练结合法为辅的教学方法,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六、学法分析 根据新课标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以及课堂组织者,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体验,结合教师的点拨提问等活动,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去研究问题,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最后到“乐学”. 七、教学过程 一、知识方法归纳 1.常见求通项的方法 (1)公式法:利用等差(比)数列求通项公式. (2)利用前n项和与通项的关系an= (3)在已知数列{an}中,满足an+1-an=f(n),且f(1)+f(2)+…+f(n)可求,则可用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an. (4)在已知数列{an}中,满足=f(n),且f(1)·f(2)·…·f(n) 2.常见的求和的方法 (1)公式法求和 适合求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对等比数列利用公式法求和时,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