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87355

落日的幻觉 课件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7805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落日,幻觉,课件
  • cover
课件25张PPT。落日的幻觉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提炼信息语句。 2.明确文章的说明内容、方法、顺序等。 3.正确对待文学欣赏与科学理论,明白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培养善于观察、探究身边自然现象的能力。 预习与交流绮(qǐ)丽 殷(yān)红 日薄(bó)西山 气息奄奄(yǎn)请给下列生字注音。预习与交流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 (1)绮丽:颜色美丽,多用来形容风景。 (2)殷红:带黑的红色。 (3)日薄西山:意思是太阳快要落山了。 (4)气息奄奄: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 (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出自唐李商隐《登乐游原》,意思是虽然夕阳无限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黄昏时刻。合作与交流1. 欣赏落日图片,快速默读课文,试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文章介绍了落日的幻觉这类自然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合作与交流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这篇文章介绍日落时一些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合作与交流3.落日的幻觉集中在哪段?落日的幻觉具体有哪些?产生这些幻觉的原因分别是什么?颜色深黄、殷红 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 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 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 太阳好像变大了 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 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 眼睛的叠合效应 光线折射的原理 未说明原因,各种仪器观察证明其实并没有真的变大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合作与交流4.从表格来看,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合作与交流5.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本文是一片科普文章,介绍了日落时一些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启发人们要用科学的精神对待周围的一切,求一切事物之实,求一切事物之真。合作与交流6.本课中,同学们认识到了落日给我们产生的各种幻觉,那么,生活当中你还遇到过其他幻觉吗?知道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1)坐在行使的车上,会觉得车外的树木、建筑物迅速地往后倒去,这也是我们的幻觉。这是我们把车当做“静止”的参照物造成的。 (2)在沙漠中或是在海边,有时会看到“海市蜃楼”。这是光从不同的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光速的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的道理。说明方法 本文在说明过程中也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请说说下列句子各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全天无云,不要忘记回头,你会发现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亮弧。” 摹状貌 :使描绘的对象更加生动形象,也增加了其趣味性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很大的玉盘远挂天边。” 列数字、打比方 :运用数字增强其科学性,打比方使得说明语言更加形象生动。 3.“一般来说,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颜色又不同于旭日。” 作比较:将黄昏时的空气与清晨的空气进行比较来更清晰的阐述落日与旭日颜色不同的原因,更具说服力。 4.“落日下缘接近地平线时,折射使落日的高度和宽度之比为20.5:32,观赏者眼睛里的太阳自然就是扁的。” 列数字:运用数字增强其科学性,使得说明更具说服力。 语言品析课文讲的是科学知识,讲的通俗易懂,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重点研究“生动形象”,请大家朗读全文,并试着品析下列语言的表达效果。 1.“人们都喜欢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 用双重否定句,强调了人们的赞叹。 2.“可惜这种美丽的紫光并不多见。” 用“可惜”更表现了人们对美景的依恋。 变扁:光速变慢,折射使落日高度 1.形状变化之因 和宽度之比发生不均变化 变大:科学证明没变大(作为疑问) 深黄、殷红:光线通过大气层时散 射,红黄穿透能力大 2.色彩变化之因 底层光线强度衰减 暗弧 地球影子 亮弧:高层大气密度小,光散射弱 紫光:红色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