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有趣的磁现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道磁铁都有磁性和两个磁极。 2.知道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3.知道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 4.通过探究活动,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5.通过设计实验,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 6.在实验中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 7.在交流中培养与人合作的科学精神。 2学情分析 学生初次接触磁现象,但同时也有不少学生接触过磁铁,学生对磁的认识还是一种朦胧的生活经验。在课堂中学生依然有浓厚的兴趣去探究磁铁等相关作用及其相关规律,再次去感觉体验其中的乐趣,因此课堂上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点,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对磁的知识由朦胧的生活经验上升为准确的科学概念。因为大部分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生动形象的实验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而根据他们活泼好动的心里特点,教师则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更为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为高涨。 3重点难点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2、在实验中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 知道磁铁都有磁性和两个磁极。 2、 知道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4.1.2学时重点 1、认识磁铁的性质 2、掌握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4.1.3学时难点 1、 理解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2、 将学生的学习欲望转变成为探究式学习的动力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相不相信硬币可以穿越杯底呢? 学生好奇、疑问,回答各种不同的答案。 欣赏魔术:硬币穿越 活动2【活动】磁铁能吸起什么? (1)出示磁铁,猜一猜磁铁能吸住什么物体呢? 学生回答:能吸硬币、能吸铁…… (2)分组实验,记录结果 同学们的说法对不对呢?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吧。请小组长拿出实验盒中的一号袋,轻轻倒出里面的材料。你们用自己的方法来找出哪些材料可以被磁铁吸起,哪些不能,并完成相应的记录。 (3)实验完毕,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实验结束,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生:(能被吸起的有:…… 不能被吸起的有:……) 师:那被磁铁吸起的物体,他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是铁制的材料或铁制的物品 师:对,你真聪明。从这个共同特点你能总结出磁铁能吸起什么? 生:能吸铁 教师归纳并板书:磁铁能吸铁的性质叫磁性。 活动3【活动】磁铁中那个部分磁性最强 (1)猜测:磁铁两端的磁性和中间的磁性一样强吗?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已经知道了磁铁能吸铁具有磁性,那你们猜猜看,磁铁不同部位的磁性一样吗? 生1:一样 生2:不一样 师:究竟那一种猜测是正确的呢?你们想不想再做一个实验验证一下? (2)分组实验,记录结果 请小组长拿出实验盒中的二号袋,轻轻倒出里面的材料。你们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并记录你们的实验结果 (3)实验完毕,学生汇报 各小组先汇报一下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 生:把铁钉均匀分布在塑料盘里,把磁铁放在小盘的上空,平行晃动一下后拿起,发现磁铁越往两端吸住的越多,越往中间吸住的越少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磁铁越往两端吸住的越多,越往中间吸住的越少,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磁铁两端的磁性强,中间的磁性弱 师:你说的很对,吸得最多说明磁性最强。 归纳:我们把磁铁中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那么一块磁铁有几个磁极呢? 生:2个 师:对了,一块磁铁有2个磁极,我们把其中的一个磁极称为南极,用字母S表示,另一个磁极称为北极,用字母N表示。 活动4【活动】巩固拓展 在这节课中我们有认识了一个新朋友———磁铁,那么生活中哪里还有它的影子呢? 出示各种图片,学生欣赏 4.2 第二学时 4.2.1教学目标 1.知道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计实验,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 4.在实验中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