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火山的喷发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火山的形成和地球的内部构造。 (2)能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推测火山喷发的原理。 (3)了解火山对人类的影响。 2.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探究火山的喷发过程,培养细心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2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经过二年的科学学习,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对部分实验器材较熟悉,能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实验操作过程。并且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总结能力,能根据实验现象作出假设,分析,能对火山喷发的整个过程作出总结、描述。这为本次教学目标的达成打好了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火山喷发的原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1、课件;2、实验器材:水槽、带窄颈的椎形瓶子、勺、漏斗、干苏打、滴管、洗洁精、红醋、小烧杯。 [教学过程]: 一、导入--自主发现问题 1.导语:同学们,关于火山的发生,我们祖先很早就注意到了。早在两千年前,我国《三海经》这部著作中就有焰火之山的记载。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火山的喷发,请看录像。 2.播放火山喷发录像。 3关于火山,你感兴趣吗?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发现过程中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是发现问题。因此,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很重要的。 二、新授 模拟火山喷发 谈话:火山喷发到底是怎么回事?熔化的岩石是怎样从地球的内部来到地球表面的?让我们通过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来说明吧。 实验器材: 水槽、椎形瓶子、漏斗、干苏打、勺、滴管、洗洁精、红醋、小烧杯。 实验步骤: 1)将瓶子放在水槽中间,瓶口放上漏斗,往瓶中倒入5克干苏打(用勺辅助),取下漏斗,用滴管吸取洗洁精,往瓶里加入2滴洗洁精。 2)将40毫升的红醋慢慢地向瓶中倒入,观察发生的变化。 猜想:火山是怎样喷发的?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如何运动? 生: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假设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假设就是大胆的判断。我们知道,无数的发明都是来源于科学家大胆的假设。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和所做的实验,说出自己的假设。 3.课件演示,边演示边介绍火山喷发现象。(岩浆的喷发) 4.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生动形象的模拟火山喷发课件,加深学生对火山喷发现象的理解。让学生了解到岩浆在巨大压力下会冲破岩层,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 5.火山现象的观察推测 ①地球构造是怎样的? ②地球内部温度高吗? ③地球深处的物质是怎样的?它为什么会冲出地面? ④将火山喷发的过程描述出来。 6.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由于地球的内部构造原因,使得地球内部在激烈地运动着,因而会导致火山喷发。再通过对火山喷发过程的描述,加深学生对火山喷发的理解。 7.谈谈自己对火山现象的感受 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8.小结 9指导学生了解火山的其它知识。 学生交流: 火山的分类:活火山 休眠火山 死火山(我国有600座火山,大多是死火山) 火山喷发的利弊:利:提供肥料 矿物 弊:带来灾难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火山现象的感受,并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火山喷发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以及带来的好处。 小结:由于地球内部构造的原因,使得地球内部不得安宁,而是在激烈地运动着,火山喷发也就成了一种自然现象。 10扩展知识 三、.课外作业:小练笔 四、板书设计: 16.火山的喷发 火山喷发 火山的分类:活火山 休眠火山 死火山(我国有600多座火山,大多是死火山) 利:提供肥料、矿物、地热 火山喷发的利弊 弊:带来灾难 课件27张PPT。火山喷发实验岩浆运动观察推测扩展知识 小练笔 火山喷发模拟实验 实验器材: 水槽、椎形瓶子、漏斗、干苏打、勺、滴管、洗洁精、红醋、小烧杯。 步骤: 1.将瓶子放在水槽中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