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纸构成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上一节课半立体构成的认识和学习,了解了点、线、面三大构成要素在立体纸造型面体构成设计中的运用;在本节课中掌握纸张这一材料展开面体构成之多面体变异学习,在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审美意识,体验纸造型艺术的魅力。 2、运用切折、开窗的艺术手段体验纸造型凹入凸出的空间变化,设计制作一个有立体感的、丰富空间变化的纸造型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 2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浙美版九年级17册教材第3单元知识, 重点内容较突出,主要以立体构成为主,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 为了提高现阶段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积极的引导学生以纸为媒介用纸张材料了解立体构成的构思,要素和构成的组合原理,创建形态于空间等一些基本的知识,在启发他们的同时,针对他们不同学生的水平,给予不同水平的指导和分析;由于对设计这深奥的学识还不够了解,建议少文字多图片,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了剪纸、彩纸拼贴等,掌握了纸张的各种剪、折、刻的基本技法的基础上,在本课上以抽象的几何形作为纯粹形态训练,着重突出立体造型中创造层次与立体的表达,呈现新的形态 -- 纸立体构成,将造型元素按照形式美法则组成视觉立体形态的过程。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纸多面体变异中切折方法运用。 教学难点:体验多面体凹凸变化,不同的面之间的形式美。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一、引导发现: 1、问:同学们,请你观察老师手中将手中这一张纸折成一个块体,你发现这个块体与原来的纸张有哪些变化?(教师直观演示) 生:面(一张纸)变成六个面,9条棱,5个角; 2、找一找:我们通过对一个面的折叠粘贴形成多面体,建立相对封闭的空间。请比较这两个多面体,他们有什么变化? 生:封闭的空间与通透的空间。 3画一画:在保持多面体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改变多面体的形态,请大家仔细观察分析桌面上的多面体, 你发现了那些艺术加工方法?并小组共同完成学习单。 设计意图:通过对变异多面体的观察与分析,学习多面体的面、角、线进行多种变化和艺术加工,创造出更为丰富的多面体形态) 活动2【活动】二、分析讨论 1、思考:设计师在多面体的那个部位采用了那中艺术手段改变了多面体的形态? (1)随堂欣赏、分析作品完成自主探究学习单:(教师录制学生发表评价观点的视频),完成学习单的第一部分“我们发现了”。 (2)学生完成手绘示意图。 (3)阅读学生自评的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小组的探究与评价,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信息量 [切、折] 2、课堂小结:多面体变异的艺术加工技法分析 (1)棱的变化 (教师板书: 第一步 请一位同学上讲台与老师合作。(PPT呈现在棱线上做变化的图纸) 第二步(同学演示)在棱线切口; 第三步(教师演示)在切口左右两侧压痕—--折出凹凸变化; 第四步:展示完整的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更好地掌握纸构成的艺术加工方法,为创造新形态打下基础。 (2)面的变化。 问:同学们手里有没有在面上做切折的作品? 小练习:两个同学合作,体验在面上运用切折法创作凹凸效果。比较作业中多面体的面变异的不同,开阔视野。(准备两人一张方形纸张) 1、欣赏同学们的作业,同学互评。 2、教师将同学们的作业放在已有的模型上,讨论形式美法则。 生:对称为美。 (教师准备设计图)棱线不同变化的设计图,体现形式美法则。 (2)面的变化 (3)角的变化。 阅读角的变化微视频。 活动3【讲授】(三)内化与提升 1、深入学习多面体变异的形式美法则 (1)欣赏名家作品,分析多面体变异的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2)教师小结:在保持多面体结构不变的状态,我们采用剪、切、折、镂空、附加块体等等艺术加工方法改变块体空间的变化,改变空间又能使块体保持形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